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研究,一旦节目当中有有关于食物的情节,他就可以讲的惟妙惟肖!”
      烧饼等人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不过他们想的不是活到老学到老,如何如何,这种道理他们早就知道。
      他们现在深入思考的是,一会儿晚上等剧场节目结束了,他们去哪里吃宵夜……
      舞台上。
      李云松道:
      “不能再说吃了,再说下去这单口相声就改了美食大会了!”
      然而李云松虽然这么说,实际上却是给台下的观众们递话头。
      李云松这么一说,台下的观众们肯定会起哄。
      这也是相声的技巧。
      果然,台下的观众们纷纷起哄。
      “再来一个!”
      “讲讲炖猪蹄吧!”
      “酸梅汤!”
      “蛋糕!”
      “烤鸭!”
      观众们纷纷起哄,场面无比热闹以往,虽然观众们也爆笑,但是绝对没有今天互动性这么强烈。
      一下子现场的氛围就达到了顶峰。
      李云松这种营造氛围的技巧是极厉害的。
      说相声难就难在这一点。
      说相声,两分能耐在节目本身,三分能耐在和观众的沟通互动,还有五分能耐在于要钱。
      也就是行话叫杵门子。
      不过现在都是卖票了,不像以前是先说相声再要钱。
      所以置杵的手段,现在反而不重要了。
      但是和观众的沟通互动者能耐依旧占了很重要的比例。
      夸张点说,一个演员能不能红起来,这种能够和观众良好交流沟通的能力,比说好相声本身更重要。
      甚至可以说,说好相声本身,就一定要拥有这种能够和观众良好沟通的能力。
      能够把氛围营造起来,一场节目就已经成功了一多半。
      能够在这种氛围当中如鱼得水,举重若轻,那么就已经是相声大师了。
      这种状态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难。
      是很多演员都在追求的境界。
      舞台上。
      李云松道:
      “好家伙,这一屋子人都是没吃宵夜吗?怎么这么踊跃。”
      观众起哄:“没吃。”
      李云松道:“少吃宵夜,发胖。”
      观众起哄:“不怕胖!”
      李云松道:“那我请吃饭,演出结束之后我请客……谁来谁花钱!”
      观众们哈哈大笑。
      李云松笑道:
      “书归正传,跟你们聊吃的净耽误工夫!”
      “刚才说到哪儿了?”
      观众:“忘了!”
      李云松道:“好家伙,跟我师父那帮观众一样一样儿的,真的,所有观众都跟你们一样,我们这行就好干了,会一段就能走遍天下。反正说一段用不了半小时,你们就忘干净了。”
      观众们哈哈大笑。
      李云松道:
      “书归正传,刚刚说到唐僧保着刘备西天取经!”
      观众又笑了。
      李云松道:
      “说的是济公传,怎么又西天取经了!”
      “济公传,李修缘出生,他是降龙罗汉降世,非常聪明,从小过目不忘。”
      “什么叫过目不忘?就是看什么书,看一眼就能记住内容。”

第18章 美食大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