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收到消息,扬州魏羽、荆州程不从接连起兵叛乱,声势浩大。”
“其中魏羽举白莲教大旗,汇聚教众数十万,,接连攻陷庐江、九江数郡,称霸一方。”
“而程不从以盗起家,联合十三路盗匪,号称十三反王,聚众数万,占有武陵、桂阳二郡。”
“天下叛乱频现,今日趁着诸位齐聚一室,共同商议大事。诸位以为如何?”
宋仲民不知是一时兴起,还是早有谋虑。
座下算上江承仙一共十一人皆表示赞同,也不会不赞同的。
“当今天下乱象初现,百姓饱受离乱之苦,而我宋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忧国忧民而无所怠,只是苦于才疏学浅,无良方治世,诸君有何妙计能解当下之难?”宋仲民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下方诸位也有发言的机会,开始议论纷纷。
“卑职以为,当广积粮,缓称王,待天下大乱,乾朝倾覆之时可称王建制,届时拥兵一方,固守中原以窥天下,岂不美哉?”
其中一位张将军乃是颖川郡领兵,是宋仲民的直接下属,说起话来无所掩饰,谋反之心昭昭可明。
“此言差矣,乾朝覆灭之时,只恐天下大局已定,届时再起兵不过秋后蚂蚱,恐难成事。”宋仲民的大女儿宋观灵如是说道。
也只有她能无所顾忌的反驳其他人的意见吧。
“主公乃是颖川郡守,朝廷上也有些话语,不如以大乾忠臣之名,为朝廷守颖川,再以平乱大义荡清天下,如此一来,占得大义,四方壮士应云集而影从。”
一位李姓老者徐徐说道,此人是大通钱庄的庄主,富甲一方,亦是宋家的核心人物之一。
“虽是老成之言,可也有不妥。万一朝廷号令我们出兵平寇,或乾朝倾覆后天子被挟持,他人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我等如何是好?”
宋观灵仍摇摇头,称不可。
难怪身为女儿身却能在此落座,是有些东西的。
下方诸人议论纷纷,却仍无一个满意的方案。
就在此时,江承仙起身上前,正声道:
“如今天下大乱,而叛王从前也不过籍籍无名,举旗即反,若无谋略,则不足为患。”
“乾朝仍势大,有平叛之力。而颖川靠近都城洛阳,主公不如以清君侧,诛奸臣之名,趁乾军平叛之际,攻破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
“待天下大吉,百姓安定时,行禅让之事,届时天下定无有不从。”
实际上,江承仙并没有把自己思考的最好的方式说出来,而是留了空子。
“此计甚好,可欠缺周虑,需要从长计议。”宋观灵依然摇了摇头。
“观灵有何妙计,速速说来。”宋仲民面带笑意,轻声道。
“是,父亲。先前三位都言之有理,只是有所欠缺。”
“我等可以一边联系各方反王,一边以清君侧,诛国贼之名起兵。”
“我宋家早已准备多时,积粮无数,士卒众多,今日又有武功高强如江先生的加入,起兵后应势如破竹。”
“但仍需稳扎稳打,切不可轻举妄动和轻敌。”
&nb
第9章 商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