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红已经变得客客气气了,不像之前那么夸张了。
      苏荷心说:难道自己刚才看错了吗?可她觉得自己没有看错!
      苏荷把袁师母介绍给苏红和苏义,让他们喊袁阿姨就好。
      袁师母主动介绍大力二力,让两个孩子跟着大毛二毛一起喊:“舅舅,二姨!”
      一番客气,终于坐上了去乡下的客车。
      到了老苏家,这次老苏家因为苏小弟的工作原因,苏母的态度那是好了不止一点点。
      这次苏父也在家,还多了一位古稀老人苏爷爷。
      进了家门,一番客气,苏荷又拿出专门带回来的礼物,当然还有一些是从系统仓库里拿出来的,摆了半个桌面,可让苏母开心的不得了,心说:果然还是应该给大闺女钱治病,这不回来一趟,带这么老多的东西,谁家闺女这么能干的!
      因为知道今天大闺女回家,老苏家肉票早就没了,只专门去队里守着刚上岸的小渔船,买了不少的鲜鱼鲜虾,中午的午饭做的很是丰盛,没有肉,可是有不少的海鲜。
      大人孩子都吃的很开心。
      吃饭的时候,大毛就在问:“姥爷,我们夏天回来,没看到你,吃完饭,姥爷带我们去船上玩,行不行?”
      苏父是个船老大,他负责的那艘渔船吨位很大,开渔季就带着队里的人去外海打渔,基本都是往南海的方向去,这个年代渔船的设备简陋,根本没什么定位雷达之类的,全凭船老大多少年积累的经验。
      像是苏父就是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民,没有雷达定位,他就用那铅坨子沉到水里,沾上水里的泥,更加坨子上沾的泥巴来判断到了什么位置。
      打渔季,他们出门一趟一个月,而苏父曾经创过一次记录,一个渔季来回两趟。
      第一趟,船上都满载了,实在没地方放鱼货了,便先返航,送回来一船。
      所以苏家的日子好过,跟能干的苏父关系很大,只可惜苏小弟这个唯一的儿子被苏母养的有点歪,一点没继承到苏父的爽利能干!倒是几个女儿还有苏父的几分样子。
      苏父听到大外孙问他船的事情,便连口答应:“行,吃完饭,咱们就去船上看看!”
      苏家也没吃饭不说话的规矩,一边吃一边聊。很快袁师母就被普及了苏父是如何能干,如何当船老大的。
      苏母:“大毛,那船上有什么好看的啊,打渔的船,上面腥臊烂臭的,冬天海上风还大,更是冷的很!”
      二毛也说要去看,他还问刚熟悉起来的大力二力:“你们也一起去看吗?我姥爷的渔船是港口里最大的船!”
      袁师母:“这苏老哥这么能干,还管着最大的渔船呢!”
      苏荷谦虚:“大队里的远洋渔船好几艘呢,我爹那艘并不是唯一最大的。”
      吴老师:“桂芳,我这亲家啊,在整个县里都是有名的船老大呢!要不是现在都给队里干活,我听我那老邻居说了,以前啊那真是不少人来请的呢!”
      说到这个,苏父笑,苏母倒不客气,在那里埋怨苏父,“你们说说,我们家这么多的孩子,一个两个的都要上学花钱,闺女也让上学一样不少花钱。他经常一个渔季比别人多跑一个满载,真是傻的冒烟!就他最能了!跟他一般的船老大,人家就不能多拉个满载回来?”苏母说到这里,开始小声,“你们也不是外人,亲家母,我真是呕死了!人家啊,是偷偷的在外海先卖了一船鱼货!这第二个满载啊,才拉回来给队上交任务!”
      苏父听到这个就生气了:“别胡说八道了,那是挖集体的墙角!被抓住了,还能有好?以后家里孩子们上学招工考试,那审查还能通过?你就眼皮子浅!我要是那么干了,苏义现在的这铁饭碗还能端上?”
      苏父说着话,还把手里的旱烟袋对着地面狠狠的敲了敲!
      苏母撇嘴,也不说话了,嘀咕了一句:“一船人都拉下水了,人家都有钱分,谁还敢说啊!”
      看苏父瞪眼了,她又转移话题去问几个孩子:“你们吃饱了吗?等会啊,姥姥烙发面饼,再给你们烤鱼干,到时候拿饼子夹鱼干,香着呢!”

第95章 再次回老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