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盘龙寺的小沙弥[2/2页]

黑金帝国刘翰传奇 寒夜一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刘翰,严格地讲算不上一名名副其实的善男。但是每次到盘龙寺来,他都非常的虔诚,心灵很干净。
      在功德箱投进了自己的一片虔诚,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刘翰的功德,已经超过了其他大多数香客功德的总数,他几乎维持了整个盘龙寺几十亿僧人的生计。
      寺庙中的小沙弥一早就看见了刘翰的身影,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场缘分。
      早在几年前,刘翰的父亲,突然决心出家为僧。老头很执着,决定了的事就难以改变主意,刘翰继承了老头的这一特点。
      无论兄弟几个怎么劝说,都没有让老汉回心转意,最后也只能依他。
      出家的寺庙,老头早就选好了,老家场镇边上的盘龙寺。
      刘翰的父亲刘体伦,是朝鲜战场下来的志愿兵,在战场上勇猛杀敌,也立下了三等功,在右腿上也留下了记忆。
      由于右腿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敌人的炸弹碎片击中,从此留下了残疾。
      退伍后被安排到供销社做一名库管员,平时还要负责一些物品的半上半下。
      久而久之,刘体伦也熟悉了这份工作。改革开放后,供销社受到的影响最大,一些私人也开起了门店,供销社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凭票购买物品的岁月逐渐消失,邻居们有没购物票都能够从商场、门店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凭票采购的岁月从此不再。
      前几年,供销社改制,刘体伦一方面是年纪的原因,另外一方面由于自身身体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单位。
      哪些年轻的,在销售一线的,有着一些资源的,在供销社改制之前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门店,经营得风车斗转的。
      唯独就是像刘体伦这样的缺乏资源和技术的,改制就意味着下岗。下岗也意味着可以下海,多了一份机会。
      稳定的工作,似乎成为了一段记忆。变化,正在悄悄来临。
      刚刚回家的那几年,刘体伦也在想着怎么去找一份工作,和老婆李三妹一起摆过地摊,推着三轮车卖过西瓜、蔬菜等,但都没有坚持下来。
      直到后来,刘翰、刘唯兄弟做起了游戏厅,家里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刘翰的产业越做越大,家里也不再缺钱用,刘翰随时都有用不完的钱拿回家。
      慢慢地,刘体伦就改变了想法。而恰恰在这个时候,盘龙寺也缺乏一名负责扫地清理菩萨灰尘的小沙弥。
      刘体伦到寺庙的时候,负责管事的老和尚简单地问了问就收下了他。刘体伦的工作就是负责打扫寺庙的清洁,俨然一个真正的“扫地僧”,严格地说,刘体伦并不是一名僧人,甚至剃度都没有,算做一名打扎的内部员工而已。
      这一待就是五六年了,每年的节假日,刘翰和弟弟妹妹都会轮流来看望刘体伦,顺便给寺庙捐献一些香火钱,父亲也可以在寺庙过得舒服一些,免遭那些老和尚的欺辱。
      刘体伦,为人和善,面带慈祥,做事任劳任怨,不与人计较,也深得寺内各位和尚们的喜爱。

第44章 盘龙寺的小沙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