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今天上中午在食堂用餐的时候,孙工刚好跟顾岑坐在了一起,就兴致勃勃的和这个年轻人聊起天来:“顾教授,来华科院这段时间感觉怎么样?还适应吗?”
顾岑点了点头,谦虚的回答道:“学了很多东西,这里的科研氛围非常浓。”
“现在的确气压有点低,我们的项目也走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所以年运时才想着把您请过来,给我们注入一剂强心针。”孙院士热情的和顾岑攀谈着。
顾岑也一脸严肃,点头说道:“嗯,最近我也听说了,也对这个问题有一些了解。”
“在我们的领域也会遇到相似的问题,我们一般把它归类为窄窗口。”顾岑看孙工这么热情,就试一试从孙工身上找到突破口。
“如果是软件工程类的就比较好解决,一串代码就能搞定,但是如果在机械中遇到什么这类问题也十分难搞。”
孙工一听顾岑的话立马来了兴致,继续问道:“那顾教授你们在你们的领域如何解决概率问题呢?有过成功案例吗?”
过程眉头紧锁,佯装深深的思思考回忆,过了一会儿,说到:“的确有那么几次成功的案例,情况稍微有一点复杂。”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组件达不到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就可以复合,用两个不同功能的组件复合在一起,然后通过一个载体触发它的功能。”
“可以归结为载体加复合的方式。”
孙工听了过程的话,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在他的脑海里似乎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是又无法精准的把它描述出来。
顾岑赶紧趁热打铁,继续引导:“而在化学合成当中是否可以采用这种原理:也引入一个中间体。”
“比如说想让这个材料200℃熔化,199℃就凝固,这在合成工艺上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如果加入一种中间体,这个中间体在199℃的时候就开始迅速的降温,降到这种材质的凝固点以下,是否就可以达到目的了呢?”
听了顾岑的话,孙工一听顿时觉得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连饭都没吃完,赶紧往实验室跑。
刚好赶上李雨晴到实验室找他交接技术方案。
孙工略带兴奋的将顾岑提供的这个方法和思路,大致给李雨晴讲了一下。
李雨晴听完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迅速地在脑海里将这个大致方案进行了进行了细化。
觉得自己如梦初醒,有这么好的办法,自己居然没有想到。
没想到李雨晴一改平时低调的风格,兴奋的握住孙工的手,激动地说道:“太好了孙工,你这个点子太好了!我们光刻胶技术有希望了!”
孙公听了李雨晴的话赶紧澄清道:“这可不是我的点子,就是刚才在食堂的时候遇到顾教授,顾教授给我提供想法,帮我打开了思路。”
李雨晴一听到顾岑的名字,立刻冷静了下来。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顾岑来到华科院的一幕幕,刚到时候的见面会、裂解实验提供的解决办法、欢迎会聚餐时候的默不作声、这次提供的关键思路……这一幕幕终于在李雨晴的脑海中再次聚集成一个清晰的身影——她终于对顾岑有所改观。
看来闫院士将顾岑请来这件事是明智的,顾岑的确是对光刻胶的研究是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于是,她将自己刚刚绘制的光刻胶化学式,丢到了垃圾桶里,转身去就去找顾岑。
顾岑此时此刻已经吃完了饭,回到自己临时办公位上,开始整理自己这几天来收集到的资料。
他用余光瞄见李雨晴越来越近的身影,心里暗暗欢喜,想到自己的方法终于是奏效了。
顾岑也很兴奋,这下光刻胶的化学式终于可以问世了。
李雨晴走的很急,走了几步甚至跑了起来,这个她平时的处事风格完全不同。
平时的李雨晴也很抓紧时间,分秒必争。
但是都是行色匆匆地的走来走去,从来没有激动的跑起来过。
李雨晴顾不上这么多细节,只是很迫切的想要见到顾岑,跟他一起探讨光刻胶的化学式。
一见到顾岑,李雨晴满脸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热情的对顾岑说道:“顾教授,刚才您给孙工提的点子太棒了,您什么时候有时间能跟我继续探讨一下光刻胶的化学式吗?”
顾岑则是一脸问号……
第48章 主动示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