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 真病还是假病?[1/2页]

南唐重生:我李煜绝不称臣 米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平和武平、吴越国、淮河以北、长江以南。
      这三条线对李煜来说,他只能选择动其中一条。
      最难的就是要收复淮河以北、长江以南,那边有大批宋军的精锐驻扎。
      一旦发生战事的话,宋军可以马上集结,到时久攻不下,唐军必定会士气受挫。
      甚至赵匡胤很有可能会放弃攻蜀,转而伐唐,那李煜就等于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至于南平和武平难度倒是相对较小一些。
      慕容延钊重病缠身,将要不久于人世,而李处耘也已经转任淄州刺史。
      去年攻略南平和武平的两员大将基本上都已经废了。
      最近又正值水灾,南平和武平两地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宋军派驻当地的守军正忙着赈灾,此时发动突袭的话,难度自然比平时要降低不少。
      但即便把南平和武平攻下,对大局也没有任何的益处,甚至反而会成为唐国的累赘。
      休养生息,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没有个三五年的休养生息,这南平和武平两地的州县根本无法为唐国提供任何的帮助。
      而且在前期还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去恢复生产,这肯定会拖累到唐国。
      所以南平和武平这两地,李煜当下就选择了放弃。
      这倒是和林仁肇的想法如出一辙。
      三条线这最后一条剩下的,就是攻略吴越国。
      但吴越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978年,吴越国王钱?m决定纳土归宋,将吴越国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卒,悉数献给宋朝。
      如果真要打起来的话,吴越国至少能凑起五十万大军。
      别说是五十万大军,就算是五十万头猪都够唐国杀一阵的,更何况是人。
      当年吴越国之所以纳土归宋,是因为宋国已经把除了北汉和辽国以外的国家都灭了。
      虽然钱?m很听话地帮着赵匡胤灭掉了唐国。
      但赵匡胤的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深深刺激着钱?m。
      如果他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话,到时候大兵压境,吴越国将会生灵涂炭。
      所以钱?m最终不得不选择纳土归宋也是这个道理。
      “朕这几天经过仔细思考,决定先攻略吴越国。”
      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李煜打算先把吴越国拿下来。
      在十国中,吴越国是比较安定的地区。
      钱?修筑钱塘江石塘,又置都水营使,主管水利事业,专管治河筑堤,发展了太湖一带的圩田。
      通过这些措施,使吴越国境内的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只要拿下吴越国,就能为唐国提供充足的粮食,甚至是兵源。
      “陛下圣明……”
      其实林仁肇他们也担心,李煜脑子一热,直接选择三线开战。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唐国将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攻略吴越国的难度在这三条线里面,算是比较简单的一条。
      “你们说,如果我召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来觐见,他敢来吗?”
      李煜的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林仁肇他们给问住了。
      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是一个非常标准善于见风转舵的家伙。
      殷帝王延政投降南唐后,陈洪进亦随之归南唐。
第13章 真病还是假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