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许多学子慕名而来,当然也有人嗤之以鼻。
“翰飞,这人群匆匆聚集,不知是何缘故?”一长衫青年道。
“不知,或许是有热闹。吾等应竭虑报国,我欲于一月后退学参军,不知梁兄意下如何?”洛翰飞神色淡淡,看不出半点嘲讽。
梁晨总有种被看低的不爽。
不过洛翰飞此人冷冷淡淡,身上却有种莫名的魅力。
他话少,却字字珠玑。加上身世不错,是阳城世家的公子,自然很多人聚集在他身旁。
“洛兄说得有理。”
“是啊是啊。”
梁晨走了会神,其他人纷纷表态。
“翰飞所言甚是。”梁晨急忙补上一句。
……
院长扶着角落的树干,恰巧看见了这一幕,几名二十岁的青年志气飞扬,谈论天下时局。
心里却有些复杂。
他一辈子看着清朝没落,民国建立,如今这乱世仍是军阀割据一方,外敌来犯。
他在这里守了大半辈子,眼见着孩子们长大走出学院,他实在不愿意让他们踏入浑浊不见底的斗争。
生于此,长于此。
他深深爱着这片炎黄土地,书院自祖辈传承,只收考科举的读书人。资质、家世、心性缺一不可,洛溪书院在前朝名声极大。
到了他父亲那一辈,科举的改制,朝廷的衰落,读书人少了,老师少了,整个社会朝向了衰败。
他继承的时候,已经剩下座空宅院。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一生所学皆为教书育人。
没有从军的体格,没有政治的嗅觉,也没有太大的魅力。他唯一能为国家做的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知识传下去。
让学院学子把自己的救国梦传承下去。
在学院的校训里,“报国”排在了第一位。
走到现在,已足足四十年。
他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了风烛残年的老人。
院长慢慢抚摸着“洛溪学院”的石碑,他没有子女,但是他找到了一个比他更合适的继承人。
第43章 民国剪影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