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霓裳阁的时候,白锦宁是出资了300w,占股70%,林阿姨管理一应事宜,占股20%,柳家的两个小朋友共同占股10%。
现在,白锦宁了解了陈绣阿姨为霓裳阁做出的贡献,自然是要给予一定的奖励的。
她现在对钱财没有什么追求。
想吃什么有空间可以供应,在j市有爷爷奶奶留下的小院儿,有“外公外婆”留下的公寓,还有上次完成竞赛送的可选择地址的房产一套,还有现金2000多w,珠宝首饰若干…
更何况,还有秦女士留下的存在银行的保险柜……
虽然还没有打开,但这么细数下来,自己也是挺有钱的了。
所以,白锦宁准备紧跟系统要求,“报效祖国”。
她准备成立一个基金。
把霓裳阁的股份重新分配一下,把自己的那部分收益全部用来运转基金会。
她准备把受助人群定位在需要帮助的烈属家庭。
她知道像她这样身份的孩童很多,但是像她这么幸运的,很少很少。
很难想象在如今的社会,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留下年迈的父母,伤心的妻子,和羸弱的孩童,这样的家庭有多艰难。
也算是她受到了这样一份偏爱而回报给同样需要的人吧。
白锦宁找了开工作室时的律师。重新规划了自己的股份。
她自己占股50%。
林阿姨占股25%。
陈绣阿姨占股5%。
柳鸣奕占股10%。
柳灵若占股10%。
白锦宁对林阿姨是绝对信任的。
对陈绣阿姨肯定要差一截。
而且,给她股份也是为了让她更有归属感,不让别人挖了去。
要知道,旗袍现在是很受淑女小姐和太太们欢迎的。
市场已经慢慢打开,以后不愁销路,却也不缺竞争对手。
白锦宁又和律师说起了创立基金会的事。
她不准备搞那么复杂,目前不接受社会的捐赠,她现在并没有时间打理,所以只靠霓裳阁养着就行,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吧。
这两年霓裳阁的盈利她分文未动,也是早有这个打算。
这件事白锦宁依旧交给了林阿姨去做。毕竟一年也有几百万的流水,现在确实也没什么可信的人。
基金会主要是对烈属的培养。
就叫做军烈基金会吧。
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白锦宁帮助的重点是资助孩童完成学业,有一技之长;
还有就是对他们心理的疏导。
她先联系了一家儿童心理学家工作室,准备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毕竟现在还没有成立。
只是她的时间太少了,这些只能和律师商量个大概,再由他配合着林阿姨一起执行。
如此,白锦宁这次回来的两件事,算是完成了一件。
还有一件,就是明天的报道了。
白锦宁明天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高中生啦!
作为j市中考状元的白锦宁,早已经获得了保送名额的白锦宁,没有去学校领成绩单,也没有接受市里的采访,神秘极了。
听说她报考了市里的实验中学的高中部,很多人都在报道这一天蹲守,就连初中部的学弟学妹也来到高
第55章 英烈基金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