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白锦宁现在的时间是全由自己支配的。毕竟成绩摆在那里,写作业意义不大。
吃过晚饭,她开始在书房里绘图。
白锦宁决定还是以陈阿姨为模特画图。
陈阿姨温柔、知性,很适合暖色的旗袍。
白锦宁想做的就是c国本土的服饰。
先从旗袍做起,再慢慢往古代服饰延伸。
白锦宁上辈子就很喜欢刺绣。却没有认识很厉害的刺绣师傅,水平也就在能绣个十字绣的阶段。
有些东西吧,并不是你喜欢就能学会的。
旗袍,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1984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白锦宁不管是为国家做贡献,还是自己的爱好来说,旗袍都是首选。
因为马上进入秋天,白锦宁就画了两款长袖旗袍。
第一件,白锦宁准备用真丝面料。
选了淡紫色,上面准备绣上紫红色的藤花,
白锦宁觉得,配上陈阿姨的气质,是望不尽的温柔。
第二件,白锦宁准备用金丝绒面料。
选了银灰色,上面缀满了透明的亮片,
白锦宁觉得,是另一番风情。
不过现在陈阿姨还在怀宝宝中,肯定是不能试穿的了。
白锦宁又随手画下两个发簪的图样,搭配着一起收好。
揉了揉酸疼的脖子,一看时间已经夜里两点,连忙收拾东西睡觉。
*
第二天被生物钟叫醒,白锦宁甩甩有些昏沉的脑袋,想着今天干脆不去学校了。
给班主任发个短信,坚持着做了训练,白锦宁早饭也没吃,又回去睡了个回笼觉。
唉!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日子是没有了。
这几年的训练让白锦宁已经正式形成生物钟,不论晚上多晚睡觉,早上雷打不动的6点起床。
一觉睡到11点,白锦宁发现林阿姨也没在家,可能以为自己上学去了。
吃了一份外卖,白锦宁继续修改昨天的图纸。
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在海城举办。
白锦宁把自己设计的两幅效果图和《选手参赛表》寄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又把电子版画稿和填写好的电子版《选手参赛表》发到大赛指定邮箱,就静等通知了。
对于这次比赛,白锦宁也不是太在意,毕竟她就算开了工作室,以后也不可能一直埋头画图。
只是一个爱好罢了。
重要的是认识参加的其他更加有潜力、有能力的设计师。
显然做个老板更香。
林阿姨下午回来了的时候发现白锦宁在家,也不惊奇。
说了已经把工作场地租赁下来的事,白锦宁很是开心。
林阿姨的办事效率杠杠的!
约好周末两人一起去看房子,白锦宁吃了林阿姨做的晚餐,下去溜了一圈消食。
这次没有碰到刘美娜她们,白锦宁也觉得自己一个小姑娘在外边晃荡有些不合适,转身回家去了。
第33章 继续参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