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在俞朝夕身边,照样每天一个电话打过来,跟媳妇孩子培养感情这种事儿可不能松懈。
俞朝夕过着安心养胎的日子,每天多了一件事儿,就是整理出一些健康小常识,让村长找人在每天吃晚饭的时间点儿,在村里大广播上给大家伙念念。
勤洗手,讲卫生,少生病。
多运动,增强免疫力。
眼保健操,保护孩子视力。
看书看电视都不能离太近。
午睡半小时,有利于养阳。
一天一杯蜂蜜水,促进新陈代谢。
睡前练习腹式呼吸,增强心肺功能。
......
念得多了,村里人总会记住一点儿,能记住一点儿,就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村里人见俞国盛总是撵着小石头围着村里跑,早晚各一圈,听说人家部队就是这么训人的,而且对孩子身体有好处,有些人就也把自家孩子赶出门,让跟着小石头一起跑。
渐渐的,孩子越来越多,还影响到了他们学校。
俞庄村有一所小学,在这里上学的除了俞庄村的孩子外,还有旁边一个叫小黄庄村的孩子。
在二十多年前,小黄庄村还是俞庄村的几个大队,是俞庄村的一部分,这几个大队里大多人是由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落到这儿来的外来人口组成的,姓氏很杂,以黄姓居多。
这几个大队虽然属于俞庄村,但他们聚集居住的地方却没有紧挨着俞姓为主的人的住宅群,而是在跟这边隔了一大片田地的地方,另起了一个聚落,跟俞姓主群中间离得有点儿远儿。
后来上头重新划分村庄的时候,就把他们给划了出去,成了现在的小黄庄村,小黄庄村作为曾经俞庄村的一部分,虽然现在单独成村了,但规模比不上俞庄村大,有点儿像俞庄村的附属村,也没有自己的学校,他们村的孩子上学都要到俞庄村来。
俞庄村小学所有年级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二十个学生,原本他们是没有跑操的,但是因为村里很多孩子都跟着小石头跑,校长见了,就给学生们增加了跑操这个活动。
之后在俞朝夕小常识的传播下,学校又陆续增加了课间操、课间眼保健操等环节,让学生的课余活动更加丰富、身体素质也能有所提升。
正是因为这个举动,几年后上面要合并村小学时,让俞庄村小学躲过了一劫。
因为很多农村里上学的孩子很少,每个村都单独立学校浪费教育资源,就要把一些村里的小学撤掉,让这个村的学生都到邻近村去上学。
几年后上面教育系统的人来到俞庄村探查时,看到这个村小学虽然学生不多,但对比现在大多数农村小学的放羊式教育,他们的学校能向城市小学靠近,注重孩子的身体素质发展,是非常难得的。
于是俞庄村的小学就被留了下来,避免了他们村的孩子要每天早起奔波到别的村上学的命运。
不过那是几年后的事了,村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到的蝴蝶效应。
现在村里的事情也不少,首先就是村里的路眼看就快修好了。
村长喜气洋洋地来找俞朝夕:“妞妞,用不用在村口给你跟路谦刻个碑啊?刻上你俩的名字,这样村里人就不会忘记你们俩对村里做的贡献了!”
俞朝夕马上抗拒地摇头,“不用不用不用!村长,这个真没必要!”
她何德何能啊?就要给她立碑,村长也太夸张了点儿。
村长见她拒绝地这么坚决,只好点着头走了。
后来经过村口那条路时,俞朝夕发现那里有一个小小的路标石碑,上面写着:谦虚路。
第88章 谦虚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