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幼子弋青泽为太子,等他走后,他的幼子会继承大统。
二是立年轻的新科状元容若为摄政王。
此举很多人不理解,不少大臣上书劝谏,说年轻的容若难以担当重任!
但先皇力排众议,大力着手扶持摄政王,为他拔除了不少钉子。
一次,老皇帝喝醉后,亲口对随身伺候的一个老太监说出,提拔容若当摄政王,是他走后稳固江山的最好选择。
一来可以震慑朝堂,二来可以牵制外戚,三来容若这人性情悲悯,对黎明百姓和他弱小的孩儿来说,找容若来当保护神是最恰当安全的。
那老太监见皇帝醉着,大胆多说了两句,如果以后摄政王生出不臣之心,又该如何是好?
老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杀机,“他活不到那一天!我早已让他服用了一种蛊毒,如今那蛊已在他身体内养成,等到他三十岁那年便会暴毙而亡。那时,朕的皇儿已经长大,我们弋家的江山又会重新回到我皇儿手中。”
老皇帝说完便倒头睡去了,老太监心头直跳,自己听了这等皇家密辛,只怕难逃一劫。
那晚,在皇上跟前当值的除了他还有一位宫女,老太监对她嘱咐道:“今晚听到任何事都不能外泄!”
第二天,皇帝醒酒,把老太监叫来。
老太监惊惧一晚上,割了自己的舌头,再见圣上时已是一个口不能言的的哑巴。
他恳求皇上看到他忠心伺候圣上的份上,如今又自断舌根,能够饶自己一命!
皇上表面仁慈,找来太医为他医治,说自己想放老太监回归山林,还给他赏了很多银钱,老太监感激涕零,以为皇上开恩,肯放过自己。
结果在路上还是没逃过,被人诛杀。
再说那位宫女,她回到寝房,因为老太监的话担惊受怕,她和一位自己极为敬重的嬷嬷住在一起,便向嬷嬷说了此事。
老嬷嬷听了后,心里惊惧,声泪俱下:“你这丫头,我平日里待你不薄,你何苦害我?”
那宫女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嬷嬷你为什么这么说?”
老嬷嬷垂泪道:“这种皇家秘辛,知道的都得死!”
宫女想起老太监的话,知道自己多半是没有活命了。
哭着问道:“嬷嬷,我现在怎么办?求嬷嬷救我。”
老嬷嬷摇头,“晚了,孩子!我平日里待你就像亲生闺女一样,日后,若你有个闪失,我一定会请你的牌位回去供养。你一定要咬死了说你没有回来过,更没有见过我,算嬷嬷求你了。”
老嬷嬷说完话,向这宫女跪在,磕了三个头。
这宫女一生凄苦,幼年时死了娘,她爹新娶的后娘时常虐待她,闹灾荒的时候,就怂恿她爹将她卖了,换了一旦粮食。
她模样周正,阴差阳错来了皇宫。
后来又做了御前伺候的宫女,本来以为到了年纪能够出宫去。
没想到就因为皇上醉酒的一句话,性命难保。
这位宫女万念俱灰,把多年努力积攒下来的细软全交给那位嬷嬷,嘱咐嬷嬷以后逢年过节多给她烧些纸钱,不至于做了鬼也是孤苦无依的。
嬷嬷和她抱头痛哭。
宫女哭了一阵后,出了寝房,转身往外走。
直走到一条河水旁,一头扎了进去。
第二日,侍卫来查时,老嬷嬷一口咬定,自己得了风寒睡死了,夜里什么都不知道,连同屋的那位宫女有没有回来过都不知道。
侍卫又四处去寻那宫女去了那里,看着提刀侍卫们走后,老嬷嬷早已吓地腿脚发软,跌坐在地!
当天那位宫女的尸体便从河里被打捞上来。
老嬷嬷知道后,朝着她家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老嬷嬷日夜守着这秘密,终于熬到了出宫的年纪。
她出宫后,本来打算让这秘密一辈子烂在肚子里,她知道,一旦这个秘密发现,自己就没命了。
结果老了之后得了糊涂病,成天絮絮叨叨,被于闻声找到。
老皇帝那晚上醒酒后,把所有人都遣送出宫,这一批人无一幸免全部死于非难。
弋青泽从她嘴里得知了事实真相!
他变地异常愤怒起来,这老皇帝打地一手好算盘。
让容若为自己卖命,等到事成之后再除掉他。
到时候容若身上的毒发作,只当是他蛊毒发作!
这帝王好计谋!
弋青泽忽然想破口大骂,他真的很想把这阴酸的皇帝老儿从坟墓里掘出来,好好质问他一番。
为什么要这么对他的容若!
你弋家若守不住江山,便亡国吧。
何苦这样坑害容若!
摄政王与小皇帝(4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