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十年过去。
在这十年里,摄政王容若果然不负老皇帝重托,这些年他以雷霆手段铲除了不少异己。
十年如一日励精图治,为小皇帝挣来了这一副盛世江山。
摄政王履行了对老皇帝的承诺,待小皇帝如兄如父。
于将军与摄政王自小相识,有种常人所不能言说的默契。
后来小皇帝对摄政王生了其他心思,甚至不惜勾结贼寇,让将军战死沙场,将军是死在精忠报国的路上。
摄政王知道真相后心灰意冷,他去质问小皇帝,小皇帝说他不稀罕这江山,他想要的永远都得不到。
摄政王一杯毒酒把小皇帝送走。
朝臣拥护摄政王称帝,在登基那天,摄政王毒发身亡,死在皇位上。
大燕朝代从历史上翻过篇章。
就在弋青泽沉浸在自己终于找到主人的巨大狂喜中。
宫中响起一道苍老的声音,“摄政王,前方军情来报!”
“快!宣!”
不多时,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禀皇上,摄政王,于将军在胡卢战役中大获全胜,我军生擒了敌军首领,于将军还缴获了敌人的赤霞铜像。”
摄政王大喜过望,“这一仗赢得漂亮!”
这一战实在打地痛快,番邦民族信奉武力,早年间他们部落出过一位从无败绩的战神,号称赤霞。
赤霞将军英年早逝,若他还活着,势必会成为大燕朝的威胁。
他们的国家为了纪念他,打造了赤霞铜像,随军出征,相传可保军队打胜战。
没想到,胡军这一仗实在输地太狼狈,连象征战争胜利的铜像都弄掉了!
胡军是游牧民族,时常在边界挑事。
前段时间胡军抓了镇上的一帮百姓,当地的县府带着衙兵去讨还这群无辜的老百姓,胡国连县府一起扣押了。
胡国此举,无异于向燕国宣战。
容若震怒之下,派出十万精兵去攻打胡国,势必要灭一灭他们的威风。
以前一直是于老将军挂帅,但临出发前夕,于老将军突然病倒,于将军的独子于闻声在危难中请命,请求挂帅出征。
容若很犹豫,于闻声虽然随父出征过几次,但到底还年轻,恐怕难以担当大任。
在当时,适合挂帅的还有两位经验丰富,年长的将军。容若思虑再三,还是给出了一步险棋,派于闻声为统帅,出征胡国。
此决议一出,满朝震惊,于小将军在过去的几场战役中,表现确实很出色,可他现年才23岁,真的能挑起如此重任吗?
容若力排众议,封于闻声为三军统帅,代父出征。
出征那天,容若站在城墙上,对十万士兵说道:“本王和大燕百姓等你们凯旋归来。”
三军哗然,容若骑着高大军马,身穿盔甲,手持长矛,红色披风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他抱拳,向城墙上的摄政王承诺道:“臣定不负使命,凯旋归来。”
那一天
摄政王与小皇帝(19)[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