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国渊,接下来就是管宁和王烈了。
“幼安先生,我打算创办大学、中学和小学!”
创办学校,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以前时机不成熟,现在幽州安定百姓生活步入正轨,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管宁和王烈都是当世大儒,地位完全不在蔡邕、马日?等人之下,甚至在士子心中的地位更高。
管宁避居辽东,不问世事只做学问,教书育人是他最想做的事,只是没有条件而已。
潘凤将他所知道的学校构思说了个大概,管宁和王烈就已经大喜。
“这蓟县大学首任校长,我就当仁不让了!”管宁哈哈大笑,走马上任还不知道在哪的蓟县大学!
“我没有幼安的志向,第一所蓟县小学,就让我来创办吧!”王烈认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将小学开办到各郡县,乃至镇村,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接着,就是商议划地,规划,拨款,建校,招募老师,招收学生等等各项事宜。
学校的建设,就按照潘凤前世样式,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等等,图纸一出,就被管宁王烈欣然接受。
“这玻璃在学校建成时,务必研发出来。”
玻璃的作用,毋庸置疑。
学校的事,就交给典学从事田畴来统筹,管宁和王烈亲力亲为。
管宁和王烈,乃至国渊,都开始写信给以前的同僚、同窗、子侄、门生等,告诉他们,收到信赶紧麻溜地来幽州。
……
“主公,孙策、李儒、程昱、沮授四方诸侯使者,都已经安置在了驿馆。”
梁世杰前来禀报,他对这些人安排在一起有点担忧会闹事!
毕竟各诸侯相互之间,可没少掐架,甚至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这要是聚在一起,想不闹事都难!
“没事,闹事就闹事!”接着潘凤问道:“晚上设宴,够资格的人都参加!”
设宴款待来使的事,早就在准备了,只是扩大了规模,导致后厨要忙碌起来。
还有这个时代宴席上的歌舞,也必不可少。
之前的那批小歌姬,除了嫁人的外,不是在女营,就是去了宣传队,还有一些进入人民医院当护士。
歌舞,就直接让宣传队的文艺表演者上了!
“主公,二锅头又少了!”
郁保四来报,说他刚才清点了一下,发现二锅头少了十几桶,就剩下250桶了。
“这偷盗有些厉害啊!”
潘凤对此有些头疼。
毫无疑问,都是内贼干的。
“郁保四,装箱,运回府里交给红昌看管!”
潘凤想了想,还是拿回去交给红昌看管比较好,这个小妮子比较有主见,又没有关系牵扯,适合看守东西,不会监守自盗。
这倒不是潘凤看中二锅头,而是此次擂台赛等于是围绕着二锅头举行,至少也要用到擂台赛结束。
要是到擂台赛时,拿不出二锅头,丢脸还掉信誉不是。
看管不住二锅头,这不是郁保四的错。
郁保四是个遵令行事的人,他亲自打包,将250桶二锅头运到了州牧府,送到了红昌的院落。
甄姜住主院,李师师、扈三娘、答里孛和红昌都有一个副院落居住。
红昌得到看管二锅头原浆母酒的重任,尽职尽责,果真一瓶都没有丢失!
第115章 蓟县大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