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潘凤来到工坊。
      随行的人员有军师郭嘉、朱武,主簿圣手书生萧让,扈从卢俊义、李助、花荣、鲁智深。
      工坊大管事金钱豹子汤隆,副管事玉臂匠金大坚和通臂猿侯健,将一行人迎接进戒备森严的工坊。
      工坊,是一切机密所在,两月前工坊落成,潘凤就派了吕方郭盛来担任工坊守卫。
      吕方郭盛不干,潘凤严令,好在无战事,二人只得领命。
      潘凤也答应他们,一旦战事来了,就调派其余人来接替他们。
      工坊分做几个区域。
      有按照工匠类别分区:铁匠区、木匠区、篾匠区、裁缝区等等。
      有按类别分区:兵器锻造区、甲胄锻造区、旌旗衣甲制作区、农具锻造区等等。
      有按功能分区:研发区、提炼区、实验区等等。
      整个工坊有各类工匠学徒壮汉妇人等数千人,俨然是一个小城规模了。
      “主公,这都是新开发出来的兵器。”
      汤隆带着潘凤一行人先来到兵器展示厅,介绍了十几种北宋时期的兵器。
      这些兵器,让郭嘉叹为观止,有这等神兵利器,何愁天下不统一。
      奈何潘凤四肢不勤啥都不会,只能再根据前世所知,提点众人。
      好在有北宋的科技水平,加上能工巧匠们得到潘凤启发,再精益求精探索发现,未来可期。
      “数量提不上来吗?”
      兵器是好,可是数量提不上来。
      “缺少铁矿!”
      水浒众大多都不是幽州人,对北宋时期在幽州分部的铁矿不熟悉,再说现在的幽州,有一大半在北宋时还属于辽国土地。
      “我想起来了,当年我跑商的时候,知道一个铁矿,大概在现在渔阳郡平谷一带。”
      卢俊义当年起家,靠的就是走商,到辽国生意做得不少!
      “主公,可以问问蔡京等人,还有耶律们!”
      这倒是个好办法!
      “汤隆,以后有这些问题,要及时上报,大家集思广益,才能得到解决!”
      潘凤严重批评了汤隆等人,后者虚心接受批评。
      “员外,那就请你带上一批工匠,前往渔阳郡去找寻铁矿。另外通知下去,看看还有谁知道所有矿产分布的。”
      潘凤很后悔,前世如果知道会重生,肯定拿着地理死记硬背,现在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麻蛋的,要是没有系统,这回重生绝对活不过第一集!
      “主公,可以悬赏!”
      郭嘉对眼前这些人的神秘愈发感到懵逼,还是出了个主意,潘凤采纳。
      “食盐提炼得怎么样了?”
      汉末的食盐是最受潘凤吐槽的了,又苦又涩杂质还多,价格还奇高。
      而且品质奇差无比,引起中毒是时常都有发生的事。
      “根据主公的方法,经过反复实验,食盐提炼的纯度基本达到上等青盐的标准!”
      汤隆让助手取来了几种食盐一字排开。
      第一包是东汉末年大众化的食盐,就不说了。
      第二包粗盐,是用新技术一次提炼出来的,属于这个时代上等盐,郭嘉对此感到很满意,问了汤隆的产量和成本,更感满意。
      第三包一次提纯,已经去掉了几个颜色,呈黄白色,郭嘉更满意了,又问了汤隆产量和成本,盘算一下非常满意。
      第四包二次提纯,颜色已经很白了,完全无杂质,味道纯咸,郭嘉惊为奇物,连忙问了产量。
      汤隆说了产量,又解释道:“以现在的技术,和人力物力,这个数字已经是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
      “这不行啊,产量太低了!”
      还不够治下二百万人口所需,这产量得提高。

第106章 西门庆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