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道召来工部尚书周昌、负责采矿的少府徐远,二人汇报了煤矿和铁矿开采的现状:
魏国占领代地后,已经在平城地区探明了可开采的大型煤山,但开采人员严重不足;
秦朝留下的驰道很多地方已经损环,平城地处北方偏远地带,煤碳运输不便,所以全国的工坊基体上还是砍伐树木来炼铁;
魏国刚占领的燕地后,辽东郡原有铁矿场正在正常开采,已派人探察寻找新地铁矿山;
但燕地的炼铁作坊不足,从辽东郡运铁矿到中原腹地路途遥远,秦驰道多处已经被破坏,运输不畅;
现在主要以赵地的铁矿场为主,其它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矿山产量很小。
虽然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现在利用率其实很低,魏道想了想说道:
“现在暂时没有战事,关于采矿人员不足,可以从各地驻军中抽调士兵去采矿,产量越大越好;
炼铁工坊不足,也可以从军队调人去协助增建炼铁作坊,根据矿产量配置相应的炼铁作坊;
另外,道路运输是个大问题,人员也不成问题。只是,修路的技术工匠现在我们有吗?秦朝的驰道修筑技术,我们现在撑握了吗?”
周昌答道:“灭秦之时,我同王从咸阳带回来一批工匠,其中有一些人参与了秦驰道的修筑,我可以把他们集中起来,再把当年的修筑方法总结出来。”
“好!要强国,先修路。在工部下面专设一个道路交通府,设少府一名,组织专门技术人才来负责道路建设。”魏道接着说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驰道修筑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路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其中,路中间的道路是为专供皇帝出巡所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二年(公元前220年),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
东方大道(由咸阳出函谷关,沿黄河经山东定陶、临淄至成山角)西北大道(由咸阳至甘肃临洮);
秦楚大道(由咸阳经陕西武关、河南南阳至湖北江陵);
川陕大道(由咸阳到巴蜀等);
此外还有江南新道,南通蜀广、西南达广西桂林;北方大道,由九原(今包头)大致沿长城东行至河北碣石,以及与之相连的从云阳(今陕西淳化)至九原的长达900余公里的直道,等等。
在魏道所占的魏国境内,则有从函谷关经魏地、代地、燕地经过辽东直达箕子朝鲜的驰道,有从代地通往赵地的驰道,所有只要没有战乱,动用一些人力、物力对这些驰道加以修补,矿产的运输其实也很方便。
正在刘邦、项羽处于拉锯战时,刘邦所占领的关中地区,原关中三王的下属见项羽势大,在项羽派去的暗探的教唆下,时常有叛乱发生。
所以刘邦一面顾着与项羽在前线的战争,一面还要分兵到后方平叛。
第89章 龙且战英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