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自己落榜的事实,那些穿着体面,或者干脆由家中的书童或小厮通报考试结果的学子,也能。
悲伤情绪更明显的,是稍微年长一些的,抑或是穿着打扮都有些破旧,举全家之力供到会试的寒门学子,江瑜还看见个胡须花白老泪纵横的长者,捂着胸口浑身颤抖,周边的群众当即大喊着叫郎中。
这真是在科举路上耗了大半辈子。
一张贡士榜,看遍悲喜相。
前面有些人已经看完榜了,位子就空了出来,他们跟着上前走了两步,但还是看不清楚,江瑜心急得很,扯着嗓子问前面的人。
“有谁看见榜首是谁了吗?”要是沈清和不是榜首,估计只能等他们自己挤到前面去看榜,才能知道他中没中了。
“榜首好像是一个姓沈的学子。”有人刚好看完榜出来,经过江瑜的身边,顺便回答了她这个问题。
姓沈?江瑜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儿。
“嫂子,榜首是清和兄!”韦玉安当时看榜比他们快上几分,挤到了前面,听见江瑜的声音觉得熟悉,回头看了一眼还真是他们俩,于是大声把结果告诉了他们二人。
“恭喜清和兄,连中二元了!”韦玉安是真的为沈清和高兴。
“沈清和!听到没有?你是榜首?G,你是会元呐!”江瑜激动地锤着沈清和的肩膀。
二十多个解元,就沈清和这一个会元啊!
江瑜现在激动死了,同时还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情绪,这么厉害的沈清和,是她的夫君?G!还好她下手早。
“沈清和?这是哪里来的学子?”有人十分诧异,会元居然不是他们一开始猜测的那几个学子之一?
沈清和到底是什么人物?竟从烨京的乡试解元手中抢走了会试状元?
“榜首沈清和,东康省固原县人!”听见这话,旁人更震惊了,这会元居然还是外地人?
“刚才还听说,这沈学子乡试时就是解元呢,这要是殿试再中了状元,那可真是三元及第了啊!”整个大烨办了那么多次科举,能三元及第的人,那可真是屈指可数啊。
在一众艳羡惊叹之中,沈清和稍微应付了几句,背着江瑜看过了红榜之后就默默离开了,谢绝了各路邀约,深藏功与名。
“那第二名是谁?”有人好奇了。
“第二名是正德书院的王公子,王文啸。”一步之差,被人十分看好的王公子丢了会元。
“第三名是国弘书院的!”
听到这句话,正德书院的学子们心里畅快了几分,虽然会元不是他们书院的,但他们好歹也算压过了国弘书院一头。
“看来还是我们正德书院厉害啊!家中有读书人的,还是要尽量找正德书院的夫子啊。”有学子感慨道。有时候进了一个好书院,科举就成功了一半。
“是啊,是啊。”
“厉害什么厉害,你们也就那个王学子比我们书院的学子高了一名罢了,我们总共可是考中了二十八名贡士,你们正德今年也就二十三名吧?我们可比你们整整多了五名呢!”
那学子伸出手掌,加重了五名这两个字的语气,强调着差距。
“那这孩子读书还是送到国弘书院比较好哇!”
“郡主,今年的会元,真是个姓沈的学子!”这丫头语气震惊,她们家郡主哪来的这未卜先知的本事,竟提前说准了会元的名字。
第107章 高占榜首,喜中会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