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来财在外面等着,娘去跟那卢掌柜谈的,我又没有顺风耳,哪知道去。”周大全闭着眼睛。“你给我倒碗水。”
“你自己有手有脚的,自己起来喝。”吴氏没动。“我说,你真不知道那方子卖了多少钱?”
周大全有些不耐烦,他跟周来财又是买调料又是买牲畜的,一路赶回来也是累的够呛,结果让吴氏给自己倒碗水她都不乐意,说话就有些冲:“卖多少钱也是娘收着,给咱们全家用的,你操什么心!”
“你不操心,可不我得操心!”吴氏倒不觉得心疼周大全,反而被挑起了火气。“庆哥儿上学要花销,我不得给他操心吗?你倒好,总想着别人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倒撩一边。”
“庆哥儿就在村学,能花多少钱。”周大全见吴氏一点不动,只得自己起身倒了碗水喝。
“庆哥儿要考秀才的,村学的先生顶个屁用,眼看家里有钱了,那还不得送他去县里上学?”吴氏理所当然的说。
“谁说庆哥儿要去县里上学了?”周大全重重放下水碗。“我看庆哥儿也没什么读书的天赋,不如好好回家种田,或者学门手艺也行……”
周大全还没说完,吴氏就扑上去和他撕打:“周大全,我警告你,你偏帮二房我忍了,可我是要做秀才娘的,你要敢不让我儿子读书,我跟你拼命!”
“你够了!”周大全真是让吴氏烦的够呛,把她往床上一推,拿着旱烟袋就出门了。
两人只顾着吵架,却没发现,以往隔壁都有的周庆隆的读书声,早就停了。
隔壁,周庆隆拿着那本《既明文集》双眼空洞。
爹不想让我读书了?
爹不会送我去县里书院?
凭什么?
我救了周絮的命,他们二房挣了钱,补贴我去书院不是理所应当吗?
他们怎么能这么忘恩负义!
周庆隆下意识攥了攥那本文集,回过神来,连忙又抚平,心里更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他都要去县里学院,他一定能考上秀才的!
周絮,我一定比你强!
那厢,周絮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视作对比对象,正拿着一根木棍在院子里写字,教秋溶溶、巧娘和赵氏认字。
“要识字,得先认识笔画。写字就如同竹丝编簸箕,这笔画就是竹丝,它们相互交织就构成了字。”周絮讲的浅显易懂。
“譬如我跟巧娘的姓氏,周,就由这几个笔画构成。”
周絮说着,先写出一排周的笔画拆解,再写出一个整体的周字。
“还有溶娘的姓氏,秋,堂嫂的姓氏,赵。”
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将秋和赵的笔画拆解成一排,整体的字又是一排。
“你们看,这三排笔画,是不是有很多一样的地方。”
“它们都有这个,撇。”
第23章 不是理所应当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