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晴就没办法了,谁让她不会做饭呢,王奶奶也不放心她做饭,于是就被留在屋子里帮忙递剪刀什么的。
按理说女人生孩子一般是不会留这样大的小姑娘在屋子里的,可王家就王奶奶一个老人家和两个小姑娘,就只好让她们帮忙了。
谷蕊和宛筠坐在灶台前看着火,看着很忧心的样子,半响抬起头问宛筠,“宛筠姐姐,我娘会平安的吧?”
宛筠要怎么说呢,这生孩子的事情她也不懂啊,只好说:“等吧,一会应该就知道了。”
两人煎熬的等了许久,锅里的米汤早已经熬好了,火没灭还在灶里温着。
毕竟生孩子这事有快有慢,谁也不知道薛翠华生的快慢。
终于屋里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声,这个折腾了许久的小宝宝降生了。
随即听到接生婆惊喜的声音,“恭喜恭喜,是个大胖孙子。”说着就将手里的孩子抱给王奶奶看。
都是同村的,她自然知道这家有两个孙女,就盼着男孩呢。
心里盘算着,这下子如了愿,想来一会这钱也能多给些。
这时候接生一般都是一块钱到两块钱一次,至于是一块还是两块就得看主人家心情了。
不过这生了男孩的,家里有了弄璋之喜,只要家里不是太贫困,哪怕是图个喜庆都会给个两块钱。
这弄瓦之喜的人家可就不会那么大方了,都是给个一块钱了事,甚至那有的人家连这一块钱都不乐意给,嫌弃生出了个丫头片子。
接生婆这行做起来也辛苦,首先是责任重大,人命大于天的事。
其次妇人生孩子的时间哪有定数,所以必须随叫随到,不分寒暑不分昼夜的。
有时睡的正香就被叫起来,还不能推辞,甚至有的人生了几天几夜,接生婆就好几天都没有回家。
这行做久了也就知道怎么说能让主人家高兴,薛翠华躺在床上,丈夫又不在家,做主的肯定就是老太太了。
王奶奶抱着梦寐以求的孙子,听着接生婆恭维的话,笑得合不拢嘴。
赞美的话虽然很多时候知道可能是言不由衷的,但是人们还是都爱听。
薛翠华听到自己生了个儿子,紧张的心情瞬间放松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满足,然后就是饿,感觉饿的能吞下一头牛。
她跟王奶奶说了以后,王奶奶瞬间笑了说这是正常的,然后就叫谷晴,“丫头,去喊你姐姐把灶上温着的米汤拿过来。”
谷晴脆生生的应了声就跑出去了。
看见宛筠先打了个招呼,然后对谷蕊说,“姐姐,娘生了个小弟弟,现在饿了,让咱们把米汤端进去呢。”
谷蕊一脸喜色,“太好了,我这就去盛,对了宛筠姐姐你先去睡吧,折腾这么久了。”
她也是看宛筠陪着弄了这么久,现在天色也晚了。
宛筠说道;“也好那我就先去睡了,明天再去看薛姨和小宝宝。”
然后就看到姐妹俩相携着端着米汤进去了。
她们现在看着很是高兴,估计是觉得母亲如了愿,以为以后的日子能好过些了,可却不知这才是她们日后痛苦的源泉。
宛筠看着姐妹俩的背影感慨,这下子薛姨和王奶奶如愿了,就是谷蕊谷晴两姐妹以后的日子怕是不会特别好过了。
她之前还在想,要是薛姨生个女孩其实也好,这样谷蕊谷晴的日子会好过些,薛姨也能多疼爱她俩些,可偏偏生了男孩。
在农村又是这样重男轻女的家庭,这个小弟弟以后上学娶媳妇买房的重担估计都得压在这两姐妹身上了。
只盼着她俩自己能自强起来,这样以后的日子才能过得好。
第59章 薛翠华生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