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3章 关于独特设计元素的谈论[2/2页]

重返博浪人生 偷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晚餐安排在了一间有当地特色的大饭店。
      味道正不正宗不知道,温良吃着还行。
      他一向不喜欢找苍蝇馆,虽然很多人表示苍蝇馆才有当地最正宗的味道,但经验显示,踩雷的概率更大。
      晚饭后没着急回酒店。
      温良带着李让去了酒店楼下不远的天鹅湖公园散步。
      简单的感受一下庐州人们的茶余饭后。
      李让感觉一切都很新鲜。
      叽叽喳喳的跟温良提到路人说得那些听不懂的当地话、路边别致的小亭子、湖中小岛都很有意思。
      这种时候,温良会给出最大的耐心,对李让提到的每个细节都很关注。
      温良适时问道:“如果让你写一篇小游记,会从这里入手吗?”
      “会吧。”李让不确定的回答。
      然后又说:“回去我就记下来,到时候写给你看。”
      闻言,温良想了想,又问:“那对京城还有印象吗?”
      “有。”
      “写一写?”
      “好。”
      “……”
      …………
      …………
      次日,午前,立夏向温良汇报了几个事情。
      杨韵那边协调的官方调查已经结束,没有任何问题。
      已与两人约好了下午三点在酒店大堂吧见面。
      已协调好参观中科大的相关事宜。
      中科大是国内科研领域比较硬核的学府,温良哪怕不满意那两个海归,也有想法在庐州设立小组工作室。
      于是就趁这个机会,要立夏以博浪公司的名义向中科大提交了官方参观申请。
      不是入校走一圈这么简单,温良主要想去一些实验室、科研机构看看。
      要知道现在中科大的专职两院院士就有四五十人!
      而且正筹建着一??先进技术研究院。
      实力相当强劲。
      能在一些方面达成合作的话,将很有利于博浪加速从互联网业务型企业转向基础技术开发型企业。
      有利于博浪更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建立起技术护城河。
      ………
      下午三点。
      在立夏的陪同下,温良在酒店的大堂吧见到了‘恃才傲物二人组。
      隔着一点距离,温良笑着招呼:“你们好。”
      随后,对面两人通报姓名。
      “杨兴山。”
      “戴礼。”
      看着两人,温良微笑着伸出右手:“温良。”
      “温总好。”听到温良的名字,两人都有点意外,甚至有那么一瞬间的拘谨。
      要知道前一秒他们还在猜测博浪怎么会让这么年轻的青年出面。
      后一秒就被温良自报家门给吓到了。
      显然,有博浪老总身份的加持,年龄一下变得不重要了。
      然而其实两人都已年过三十。
      温良看着两人,和缓的说:“虽然时间比较宽裕,但我这个人比较直来直去,你们可以认为是礼贤下士,也可以认为我是闲得无聊,不用太在意这点小事。”
      杨兴山和戴礼对视了一眼,都没有着急开口。
      温良的到来,让他们二人有点……不知所措。
      古今中外,持有大量金钱的人总是能在公众视角下获得某些特别的尊重。
      见状,温良做了个手势:“我这边了解到的信息不算多,硅谷现在很卷吗?”
      “看细分领域。”戴眼镜的杨兴山当先回答,“我所擅长的图形界面设计方向已经是固定格局,竞争压力很大。”
      旁边的戴礼接过话头:“小型移动设备工业设计方向也很难有太多作为。”
      闻言,温良略加思索,直言不讳的问:“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你们对自己的技术功底很有自信?”
      这次是戴礼当先接话,他眉头轻微蹙了下,斟酌着措辞:“怎么说呢,举个例子,一张白纸和一张已经涂画了色彩的纸,前者显然更有发挥余地。”
      “以小型移动设备中手机的工业设计为例,国内是一片蓝海,现在还只是火热阶段,我的看法是,没有任何一个厂商的机器有设计灵魂。”
      “尽管就智能手机这个行业而言,以现有的材料、技术基础只能在小范围内腾挪,可这并不意外着不需要建设品牌独特元素。”
      “……”
      戴礼侃侃而谈,讲了一些他在小型移动设备中手机的工业设计这个领域的见解。
      实话实说,温良基本认同戴礼的看法。
      小型移动设备种类不少,包括手机、平板、MP4、电脑乃至耳机等一系列产品。
      这些产品种类的共同点是产品尺寸小。
      而越是可施展空间小,其实越需要差异化和独特元素。
      具体到手机这个领域更是如此。
      比如苹果之所以是苹果,便与此有关。
      最近一两年里,国内市场有过这样那样的说辞与做法,比如长得不像苹果的手机都不能叫手机,比如像素级抄袭苹果的设计。
      而,手机进入智能时代以来,愈发考验厂商的综合素质了。

第233章 关于独特设计元素的谈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