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5章 生活气息[1/2页]

回档1983 骑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小翠的爷爷叫杨如山,解放后正儿八经的大干部,是鲁东某部的二把手,被某大佬多次称儒将。
      杨如山一共养了三个孩子,杨科海是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姐姐,1966年,杨科海22岁那一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科海也面临麻烦。
      那时候刘行珍已经有孕了,杨科海的岳父在北方,就把杨科海的年龄改小了两岁,被岳父安排到自己的部队上去了。
      杨小翠三岁的时候,杨科海也转成了志愿兵,刘行珍就带着杨小翠随军。
      事情总不会按照计划走,杨科海的岳父也出事了,杨科海又被杨如山的战友接到了更北的地方,直到事情结束后,也就是77年左右,杨科海才转业安排到了寒利县。两家四位老人,都没活到改革开放。
      中间实在没人带杨小翠,杨科海就把五岁的杨小翠改成了七岁,送去了上学,边塞的学习教育可想而知,加上杨小翠年龄实在太小,根本就跟不上班,转业后,杨小翠留了两级,和李惠军同级了。
      李惠军张着大嘴问道,“叔,您是官二代啊,那小翠不就是官三代了?”
      “胡说什么呢,什么官二代官三代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你的思想觉悟有问题啊。”
      “两个姑姑呢?”
      杨科海沉默了会,说道:“你就当她俩都死了吧。”
      李惠军哦了一声,不敢问了。
      爷俩正在聊天的时候,杨小翠给李惠军泡了一壶茶,递给了李惠军,杨科海的心脏又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李惠军看着杨科海脸色不好,把茶壶递给杨科海,弱弱的问了一句,“杨叔,要不你喝?”
      杨科海连正眼看一下李惠军的兴趣都没有了。
      李惠军赶紧从博古架上拿下一个紫砂壶,给杨科海泡了一壶,“叔,都是徐先生的杰作,以后这个壶就是您老的专用壶了。”
      杨科海的嘴角微微的上翘,眯缝着眼接过了茶壶,抱在手里,躺倒摇摇椅上仿佛老僧入定。
      杨科海的表情从高兴,慢慢的变成了狰狞,又归于平静,还有眼泪流出来。
      刘行珍拍了拍李惠军的肩膀,示意李惠军出去说话。
      “这段历史以后不要再提了,你杨叔想一次哭一次。”,刘行珍说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李惠军见刘行珍陪着杨科海手拉手的坐着,拉着杨小翠出了门,在自家门口的石鼓上坐着,长辈之间玩暧昧,当晚辈的不要乱看。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没有人做饭,即便是李惠峰几个孩子也感受到了不正常,躲在书房没有出来。
      路上的灯开了,黄俊烈提着他的人造革书包走了过来。
      看到老板和杨小翠背靠着背坐在门口,过来打了个招呼。
      “老板,杨姐,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奇妙的气氛被黄俊烈破坏了,李惠军恨不得踢黄俊烈两脚。
      “小黄啊,你小子不地道啊,什么时候搬进来的?”
      “刚搬进来没几天,老板,我怎么不地道了?”
      “我让李立文通知你选宅子的时候,应该通知你要交房租了吧?房租不交就搬进来了?你说你地道不?你的房租涨价了,一个月八十块。”
      黄俊烈傻眼了,好像李立文确实说过有房租的,二进院五十一个月,他给忘了这回事了,确实不地道。
      黄俊烈准备掏钱,李惠军气的喊了一嗓子,“走走走,没

第395章 生活气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