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八章 影响力[2/2页]

综艺我为王 小鹿爱小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梁栋稍作沉吟,他倒是不介意卖股份,他的控制欲没那么强,但前提是不能丧失话语权。
      否则他辛辛苦苦创建的平台,等于为他人做嫁衣。
      “也可以,但我们需要相关的互联网人才,我可不会敲代码~”
      “人不是问题,下周我会带着一起到公司报导,但你得有构思才行。
      比如创建一个什么类型的平台?主打什么方面?面向哪个群体的用户?
      这些都是你需要考虑的。”
      “没问题,构思我有,你只要把人带来就行~”
      “OK,那么下周见吧~”
      挂了电话后,梁栋左思右想,还是决定从围脖下手。
      等烧的差不多了,转手卖给渣浪,换一笔现金的同时,还能继续保持对围脖的控制力,总比便宜给呆湾人强。
      众所周知,呆湾人在围脖的影响力,间接影响了小半个娱乐圈。
      互联网难的是创意,技术真心不是问题,毕竟码农有的是,只要肯砸钱,什么样的技术大牛都能挖来。
      想到这他叹了口气,有时候知道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什么都想要,就意味着花钱如流水。
      刚刚入账没多久的几千万,快要撑不住了。
      至于尾款,还要至少半年才能到账,总得等第一季播完,番茄台才会打款。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也就梁栋有关系,要是没关系,拖你一年两年都不叫事儿。
      说回节目,纳凉特辑的成功播出,彻底引爆了话题。
      没办法,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小钢炮靠着攒段子都能称王称霸,更何况是《两天一夜》这种新颖模式的综艺。
      因为《两天一夜》的成功,不少公司或者卫视,都在琢磨筹备户外综艺呢。
      跟风嘛,这个习惯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去好莱坞看看,那里才是跟风的发源地。
      只要一种类型的电影火了,立马有上百个同类型的项目立项,而且是同一时间。
      比跟风,中国人较米国人还差得远呢。
      原本就风头正劲的全新综艺,又因为一期特辑,燃爆了暑假市场。
      纳凉特辑上半部分,在第二天上午的重播中,竟然拿到了0.8%的收视率,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重播逼近首播平均收视率,这种事儿放在以往想都不敢想。
      但事情就这么发生了,不信?憋着。
      最开心的当属李纲,谁再敢质疑当初他支持梁栋的决定,他会毫不留情的怼回去:
      有能耐你也给老子找一档收视率爆棚的综艺?
      所以说,想要得到领导的偏爱,有关系是一方面,能力更重要。
      如果《两天一夜》失败,梁栋的处境就没那么乐观了。
      《两天一夜》的火,不仅体现在收视率上,还有几位固定mc的收获。
      献哥,原本就是呆湾综艺界天王级的人物,在呆湾本土的通告费一直是顶尖那一拨的。
      这回因为他在内地的爆火,反哺呆湾本土,他明目张胆的把通告费翻了一倍。
      就这样,发给他的通告还是络绎不绝。
      欧迪更狠,直接翻了两翻,一扫前些年的颓势,呆湾知名的综艺节目,随处可见他的身影。
      而几位内地嘉宾,沙意和江超纷纷收获大量剧本,虽然整体质量差强人意,可选择面广了这就是好事。
      各自的经纪人,也纷纷抬高了片酬,江超更是凭借在节目中的臭手形象,接到了两笔代言。
      上哪说理去?就他那张大脸盘子加倒贴钱都不要的臭手,居然有厂商看中了,还给出了价值不菲的代言合同。
      每每想到这事儿沙意都气的不行,好歹他也是军艺校草,为什么广告金主不找他,而去找江超那个死胖子呢?
      不但他想不通,连江超自己都想不通,不过他就是这点好,想不通的事就懒得多费脑细胞。
      人家把钱送上门了,没有不要的道理。
      至于马珂和沈疼,这两位就显得有些惨。
      马珂本想借着出名的机会,跟东家谈谈涨薪续约的事情,顺便想争取一档独属于自己的栏目。
      可惜,东家误认为他起了反心,不但没谈续约,还准备用冷藏的方式给他一个教训,这让他受到了极大伤害。

第五十八章 影响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