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章 且只将计困月清[2/2页]

青丝朝歌女 海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今日无景朝歌谈起此事,她方才忆起那劳什子,便道:“明儿我便命人拿了给你,你且偷偷换来。”
      无景朝歌疑道:“怎的叫我去换?”
      风间思服听她这不情不愿的语气,只觉心塞,她倒是想自己去换,可又有何理由?难不成跑去辞秋宫与那风间寒辰说“皇兄,思服想听曲子,皇兄奏一曲吧”?
      若这般做了,风间寒辰的反应可以想见。
      风间思服思至此,抱怨道:“这事可不得皇嫂来?思服前去,岂不冒昧?”
      无景朝歌一听此话便知她白日受的那番气还未消尽,不由好笑道:“你就确认你皇兄当真信我?若我去换那箫被他发现,他恼我怎办?”
      风间思服只觉不爽,冷哼道:“怎会恼你?而今他可是把你当做那手心的宝,本殿见他连望你时都敛了冷意,眼里皆是宠溺,怎会为这小事就斥你?”
      语罢,愤愤转身,不再望向无景朝歌那处。
      无景朝歌汗颜,暗暗感叹风间思服此次醋劲之大,但仍不忘应了这事,“好好好,过几日皇嫂我就去把那晴箫拿来。”
      风间思服心中郁结,不再理她。
      无景朝歌再度入宫已是十几日之后。
      那夜两人商讨了些别的事后便各自离了蘩亭,但无景朝歌次日却一病不起。宫里遣了太医来看,竟看不出什么名堂,皆推测是积劳成疾,又配了几帖治寒气的药,当着风寒来医。
      歇将了些许日子后倒也渐渐好了,在府内修养几日终恢复了精神,恰逢临清帝生母舒慈太妃六十寿辰,双亲多病,她便代其进宫入宴。
      到了翟容宫,各府大人皆在那候着,无景朝歌有意不想引起众人的注意,只悄悄寻了处角落坐下。
      百般聊赖之际,无景朝歌远远就瞧见诀熙,他正规规矩矩跟随在诀明左右,寸步不离,拘谨得很。
      这般场合下,别家公子皆是锦衣玉冠,风度翩翩,一个个谈吐不凡,争相与朝中权贵攀谈,都望得贵人赏识。而他却只着了件灰衣,也不与人搭话。
      诀明显然只想让他多见识见识。
      无景朝歌正欲起身向那走去,却听得一太监传道:“皇上驾到——”
      这一声叫众人静了下来,皆敛住脸上的笑意,朝主位上人行礼道:“参见皇上、太妃,愿陛下娘娘洪福齐天,万寿金安。”
      无景朝歌夹在众人中和了几句,临清帝道平身后方才回位上。
      所谓寿筵,不过向寿星敬吉言,送寿礼。
      这类事,但凡没了统领之人先说,群臣是不敢贸然开口的,故而临清帝向舒慈太妃行了礼道些体己话后,便命人将早已备好的贺礼呈上殿堂。
      本只是一颗颗平凡无奇的琉璃珠,却在宫人灭灯后变得流光溢彩,在暗中熠熠生辉,殿内一时间亮如白昼!
      临清帝见群臣皆是震惊模样,不禁得意道:“母妃,这这是寒辰与儿臣精心挑选的南溟琉璃。母妃不喜张扬,故而这珠子在白天无甚特别,夜里才会显出光泽。”
      舒慈太妃自宫女手中接过那装着琉璃珠的檀木匣子,笑道:“倒真是有心了。”
      又想起在殿内未见到风间思服,故问道,“怎么不见思服?”
      临清帝恭敬回道:“儿臣已派人去问了,说是一会儿就来。”舒慈太妃点头,不再回话。

第6章 且只将计困月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