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可这一夜,丞相并未见到车立臣……
他的尸身,被人搁在了上下朝必经的宫门口,是开宫门的侍卫发现的。
早朝之上,重臣都炸了锅。
“陛下,车大人遇害一事,定要彻查!”
“若是此事没有个答案,恐怕整个京都之中,都要民心惶惶!”
“大人!还请陛下,务必要主持公道!”
高堂之上,皇帝头疼的看着诸位大臣。尤其是叫嚣的一派老臣,最后视线一扫,落在了丞相身上。
“侯丞相,此时你怎么看?”
既然他找不到门路解决,那就把问题甩回去。
“陛下昨日下旨,让微臣与车大人共同带兵,协助摄政王搜捕沈白一事。也许是摄政王误会,所以动了杀手,朝陛下示威。”
“哦?摄政王远在京都之外,他又如何能动得了手?”
皇帝眯起眼来,丞相却直言不讳。
“摄政王生于京都,又常年在外征战,定然在大燕各处的眼线人脉都不少。买凶杀人示威,对于摄政王而言,不过是吃饭一样轻松的事情。”
“皇兄的确如此,但爱卿也总是替朕巡查民间,不是么?”
他直言不讳,皇帝也开口。但一旁垂帘听政的太后,此时也不合时宜的咳嗽了一声。
丞相却好像不介意被逼的太紧,反而立刻跪地。
“天下之事,向来证有不证无,若是陛下信不过微臣,微臣家眷皆可送入宫中!”
一家老小都送入宫中,相当于是将自己的脖子,放在断头台上。
全凭着对刽子手的信任。
皇帝一笑:“侯爱卿起身吧,朕只是问一问罢了。”
说话间,皇帝还亲自从龙椅上起身,走到殿下来,将丞相扶起。
如此,才将老臣眸中的隔阂,都抹去。
接下来的朝会,众人皆是提要正名讨伐阳丞君一事。
但皇帝只说证据不足,待到大军回京,若是摄政王有罪,自然会扣下。
朝会散后,众老臣皆朝着丞相过去。
丞相所说的话也不过就是那三两句,无一都是对年轻皇帝的忠诚。
可那些老臣哪里好驱散?哪怕是他回了府邸,也有不少的人来登门说事。
可来府上的人,丞相一个也不见,只是把他们晾在前院,自己坐在后院的书房之中。
“昨夜车立臣的事情,做得很漂亮,未曾有一星半点的蛛丝马迹。”
丞相品茶开口,话落,他瞥了一眼书房的一角。
那里站着一个蒙面的黑衣人,听了夸赞,也没有什么反应。
倒是丞相,又抬手朝着前院的方向指了一指。
“今天,所有到前院里来过的老臣,你一会儿自己去看一眼。那些人,就是你之后的目标。”
这话一出,黑衣人终于有了迟疑。
若说,杀了车立臣,放在宫门口,是为了刺激大臣,逼迫皇帝将围剿摄政王摆在明面上,挑拨皇帝和摄政王的关系。
那杀这些老臣,又是为什么?
“大人,您要对同僚动手?”
“对。”丞相肯定的点点头,眼中不带一丝波澜。
“可是为什么?这……这不符合道义……”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丞相的目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