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5章 一亩产量几何?[1/2页]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陛下!盛唐集团共种了十亩的水稻!这些水稻是贾俊远在子立先生的授意与指导之下研发出来的品种,这个品种可以抗旱抗虫,产量极高!”
      说到贾俊远,这一段时间一直在盛唐集团之中并没有出现。
      他又在潜力研究起李愔让人从美洲带回来的土豆、番薯、玉米还有花生。
      这些品种是没有经历过改良的品种,所以需要他。
      说到土豆、红薯、玉米、花生这四样东西,它们传入大唐之后,将极大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为之后的人口大爆炸提供了基础。
      这将是李愔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只有吃饱饭才能想更多的东西!
      才能让科技迅速发展起来。
      “那贾俊远何在?朕想知道这些水稻提产量如何?”
      李世民被震惊到了,他特别想知道李愔做的是什么的改变。
      “贾俊远就在前方查看小麦长势。”
      小麦?水稻之外的粮食,但是今天收成不是小麦,而是水稻,可是如果水稻收成好,小麦可以期待。
      “让他过来见朕!朕有话问他!”
      李世民道。
      “是!”
      朱山只得前去请贾俊远。
      “陛下,这水稻也没啥好看的,我看也不过如此!似乎平平无奇。”
      萧瑀看着眼前的水稻说道。
      “萧瑀,怎么不过如此?我也看过百姓种过田,看那穗个个饱满,这一亩田至少也要有五百斤的产量!怎么能是平平无奇!这是一个进步!说明改良可以继续进行!”
      杨妃说道。
      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让人欣喜若狂。因为它们太重要了。
      萧瑀不敢顶撞,只是不说话。
      现在杨妃的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他可不敢躺在枪口上面,那是不明智的。
      倒是李世民显得格外兴奋。
      “真有五百之数,那可是大唐之幸也!朕十分期望啊!”
      古代,的水稻产量极低,战国时,一亩产量不过二百之数。
      而在大唐已经将之提高到了三百,如能到达五百,那必是大唐的机会要来了。
      “陛下,臣以为,顶多三百有余,看着这一片土地如此肥沃,三百多算是顶天了。”
      萧瑀却是说道。
      能提高产量,除了品种好,和土地也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点他没错。
      他绕开了杨妃,也不与之争论。
      而是与李世民直接对话。
      在他们商议之间,贾俊远小跑过来。
      “拜见陛下、皇后殿下、杨妃!”
      他一一行礼。
      “免礼,贾俊远,你与朕说说,这水稻的一亩产量几何?”
      李世民问道。
      贾俊远思考了一会儿。
      “一亩产量在八百余斤。可能更多!”
      这话一出,李世民一个踉跄,这是何等巨大的好消息,他大喜。
      “什么?八百?你确定?”
      “陛下,草民不敢骗您!”
      贾俊远道。
      他从朝廷之中辞官之后,就是民的身份,因此自称草民。
      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欺骗李世民,而且如果达不到八百,那么他这一年来的努力全部白费了,也不会搞怎么大的阵仗出来的。
      萧瑀却说:“贾俊远,你可别说大话,这水稻怎么可能会有八百余斤?话可不能乱说,欺君之罪,轻则要挨板子的!重则要砍头的!”
      “草民不敢乱说,草民有测算过,确实如此。这一季丰收,可能还要更高一些。”
      “那怎么可能?三百也是最高了

第735章 一亩产量几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