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零六章 黑衣遮面,青衣染血[1/2页]

三尺青锋 高楼听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龙虎寨上,周龙独坐院中。
      他手中拿着一本即便是在市面上也不多见的兵书。
      书封陈旧,虽不是什么存世的孤本,可从山下淘来这本书也花了他不少的力气。
      世上读书人不少。
      有人千辛万苦,换来满屋书卷,皆是珍惜藏本,只是藏于屋中,束之高阁而已。
      不独不使人见,自己也不常见,只有偶尔来了客人,才会打开重重门户,使人知我有此书,羡之,慕之,可也。
      若是能从客人口中听到夸赞几句诗书传家,更是意外之喜。
      主人开门待客,客人知情识趣,皆大欢喜。
      至于书封落灰,久未翻开,也就算不得什么大事。
      有人富于诗书,自然也就有人求一卷而不可得。
      求得一卷,手自抄录,计日以还。
      故常有人言,书非借,不能读也。
      而周龙自然是第二种人,起于草莽,稍有安定便手不释卷。
      日间兵书,夜间诗书。
      终日不辍。
      勤勉至此,即便是宋先对他也是佩服几分。
      周龙放下手中书,看向正站在院子门口,抬手做叩门状的宋先。
      他笑道:“军师何必多礼,我的住处就是你的住处,随意进出就好。”
      宋先这才迈步而入。
      “无规矩不成方圆,寨主见爱,只是属下可不能坏了规矩。”
      周龙用袖子拂了拂身旁的石凳,“军师且坐。”
      宋先落座,随意扫了一眼周龙刚刚放在桌子上的书卷。
      “怎么,军师莫非看过此书?”
      周龙见到他的神情,朝着石桌上指了指。
      “当初确实扫过几眼,只是并未细读,大概读了三分有二。”
      石凳上的书是本史书,记载了一个朝代的兴衰往替。
      周龙笑道:“军师大才,自然只须博观而约取。我是粗人,读书只能通篇全揽,才能有所得。不如军师多矣。”
      宋先笑道:“寨主以为此书如何?”
      周龙也是笑道:“书自然是好书。前半部里,时值乱世,武帝以贫寒起家,东平西荡,最后占据中原之地,读之使人热血沸腾,恨不能生于当时,与之共争天下。”
      宋先接口道:“中半部里,武帝虽逝,犹有文帝,明帝传承基业,虽各有缺漏,却也不失为开明君主。”
      周龙点头,“军师之见与我暗和。读完中半部,我也确是如此想。”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不知寨主从书中有何所得?”
      周龙皱了皱眉头,“军师意有所指?”
      宋先将桌上书拿在手中,随意翻动,风吹书页,沙沙作响。
      “常言,凡事以小见大,也可以大见小。寨主可曾看过后半部了?”
      周龙点了点头,“看过了,如今只差最后几页。”
      “那寨主以为此国为何而亡?难道也是认为亡于那个兴兵作乱,渭水盟誓的权臣之手?”
      周龙沉默不言,既不言语,那便是默认。
      片刻之后,他才开口道:“军师既然如此问,莫非另有见解?”
      宋先笑道:“万般事由,还是要先从己身看起,在属下看来,此国之败,败在明帝。”
      说到此处,周龙也是来了兴致。
      “军师何意?”
      “明帝聪慧而命短,最终选择接任之人竟是孩童,大权旁落,才有最后的李代桃僵。”
      周龙点了点头,“军师似有所指?”
      宋先笑道:“如今少寨主下山已经有些日子,属下以为,他必然是去找振威镖局寻仇了。振威镖局自然不敢拿少主如何,只是他们不敢,自然有人是敢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寨主慎之。”
      周龙笑了笑,“我知军师心意,已经派了周虎带人下山,这次等岸儿回来,也是该让他学着打理山寨的事情了。”
      “看来寨主早有思量,是属下多事了。”
      宋先起身告辞,周龙也不挽留,起身亲自将他送到门口。
      宋先走后,他又打量了一眼桌上的史书,转身回到屋中,拿起来了床边的长剑。
      ……
      指云峰山腰处,周虎正带人奔波而下。
      西南山势多险要,指云峰尤其如此。
      即便是他这种早就翻山下山如履平地的山上人,走的又是常年来往,一年要走百余便遍的山路,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山路阻隔,最怕的就是被人占尽地利,一个不小心,老江

第四百零六章 黑衣遮面,青衣染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