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关于《天涯·明月·刀》[2/2页]

江湖风云第一刀 枯空散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这对他来讲,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或许他的母亲,那位魔教公主,是没有给予过他这些的。
      ·········
      傅红雪与女性的关系很有意思,这从《边城浪子》中,他强行与马芳铃发生关系,就已有迹象。
      (我听说电视剧版本的傅红雪最后和马芳铃在一起了,这实在大悖原著人物性格。但是电视剧有电视剧的改法,我们抱着中立的心去看待就好。)
      而在《天涯·明月·刀》中,所出现的四个重要女性,与傅红雪的关系都很微妙。
      第一个是明月心,傅红雪一见到明月心,就觉得很难受,因为明月心长得像翠浓。
      《第五章黑手的拇指》:
      傅红雪发作羊癫时:
      【可是这条无人的陋巷里,却偏偏有人来了。】
      【一条纤弱的人影慢馒地走了过来.走到他面前。他没有看见她的人,只看见了她的脚。一双纤巧丽秀气的脚,穿着双柔软的缎鞋,和她衣服的颜色很相配。】
      【她衣服的颜色总是清清淡淡的,淡如春月。】
      【傅红雪喉咙里突然发出野兽般的低吼,就像是条腹部中刀的猛虎。】
      【他宁可让天下人都看见他此刻的痛苦和羞辱,也不愿让这个人看见。】
      傅红雪才认识明月心,他为什么就有了一种“宁可让天下人都看见他此刻的痛苦和羞辱,也不愿让这个人看见”的感受?
      他对于明月心的情感是极有象征意义的,他将对翠浓的感情移置其中,但他是否也将对于女性的愤怒投注其上?
      第二个女人是卓玉贞。
      第三个女人是刚才喂他鸡汤的妓女小婷。
      ——小婷与傅红雪互相成就,互相从彼此处变得柔软,学会了爱,他们在一起,这结局再完美不过。
      第四个女人大家可能想不到我说的是谁,但这个人偏偏又相当重要。
      她是九华山的如意大师。
      《第二十五章最后一战》:
      【如意大师着白袍,蹬芒鞋,赤足,摩顶,神情严肃,眸子有光,看来无疑是位修为极深的出家人,一位出家的女人。】
      在《第二十四章神秘老人》中,傅红雪受真正的“公子羽”指点,去放松自己,在床上放松自己。
      【老人道:“你用不着问她是谁,也不必问她为什么等你。”】
      【他的声音也变得尖锐而冷酷。】
      【“像你这样的男人,本该将天下的女人都当成工具!”】
      傅红雪曾在决战前一天,与一位“疑似尼姑”的女人发生关系,他因此而放松。
      然而在看到如意大师时,他的心就乱了,他担心他昨夜正是与这位大师发生的关系。
      他为什么会担心是与这位大师发生关系?
      ——因为出家人当然不能破戒的,这是种禁忌!
      ——而且如此光洁、虔诚的大师,怎能与我发生那样的事情?
      ——一提到“禁忌”,我们就又想到了另外的东西。
      ——对于傅红雪这种孤独的人来说,还有什么称得上“禁忌”?
      ——是不是他母亲赋予他的宿命是禁忌?
      ——是不是他不愿意接受他的母亲,以及他对于母亲的愤怒与冷漠是禁忌?
      ——是不是他与母亲的关系是禁忌?
      ——这好像全都是禁忌,但为什么与圣洁的尼姑的“性”会让傅红雪想到这些呢?
      ——这难免又要想到我们上一篇《关于笑傲江湖》中所提到的“恋母情结”了(当然,这里不再多述此情结)。
      ·········
      当我们这样讲,这样去想的时候,心境难免就会有些紧张,焦虑了。
      在书中的描写里,傅红雪同样紧张而焦虑。
      所以最有意思的是,古龙在《第二十五章》开篇,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九华山”的历史,说李白写了什么什么诗云云........
      我最早似乎听谁说过,说这是古龙当时缺稿费,然后这书又要完结了,所以他赶紧多水一些字数,可以多拿些钱。
      然而当我第二遍再读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傅红雪当时心中的焦虑与紧张,我就明白,这一长篇的描写,无论原意是何,都实在堪称绝妙。
      ——因为“如意大师”出场之后,傅红雪太紧张,焦虑,这种情绪不能在决战之前立刻出现。
      ——所以傅红雪就想到了“九华山”,“李白的诗”、“地藏王菩萨”等等等等,以此来暂缓了自己的焦虑。
      ——这一大篇描写,实际上起了很妙的烘托心情与放松气氛的作用。
      ——如果如意大师一出现,就立马描写傅红雪心中的紧张与焦虑,情节的节奏就不一样了。大家可以试着把中间这一段“水字数”的去掉试一试,就会发现,此间人物的心境与气氛,节奏是会显得很不一样的了。
      ·········
      而当傅红雪确认“如意大师”不是昨夜和他发生关系的对象之后,这位“德高望重,慈祥虔诚”的女性长辈形象,宛如慈母一般的人物,立刻就变得干净起来。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
      他一下子变得不焦虑了,变得镇定而从容。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打破过禁忌。
      其实与女性的关系于他而言,本身就是一种禁忌。
      这与公子羽截然相反,公子羽教傅红雪“把女人作为工具”。
      而傅红雪则将女人作为禁忌。
      这实际上是公子羽在教傅红雪去应对女人。
      傅红雪被女人伤害过,他若能将所有女人都看作工具利用,那么他一样能以此来消除他面对女人时的“焦虑感”。
      那么为什么我会将公子羽对女人的态度在这里特地提出来呢?
      因为“公子羽”这个人物天生和傅红雪有着一种巧妙的联系。
      公子羽放纵无限欲望,所以未老先衰;
      而傅红雪却极度地禁欲,克制,忍耐。
      公子羽什么都有,掌握天下权柄;
      而傅红雪一无所有,连朋友都没有。
      公子羽把女人视为工具,就连明月心他也可以随时送给燕南飞;
      但傅红雪不行,傅红雪认为女人是禁忌,甚至连“性”他都很难得有一回。
      这两个人甚至有一种是人物的相反面的意思。
      ——而公子羽的出场,恰有此意!
      《第二十五章最后一战》:
      【卓夫人笑了,忽然伸手向背后一指,道:“你再看看那是什么。”】
      【他的背后是石台,平整光滑的石台忽然裂开,一面巨大的铜镜正缓缓自台下升起。】
      【傅红雪道:“是铜镜。”】
      【卓夫人道:“镜中还有什么?”】
      【镜中还有人。傅红雪正站在铜镜前,他的人影就在铜镜里。】
      【卓夫人道:“现在你看见了什么?”】
      【傅红雪道:“看见了我自己。”】
      【卓夫人道:“那么你就看见了公子羽,因为现在你就是公子羽。”】
      ......
      【他忽然拔刀。】
      【刀光一闪,铜镜分裂,就像燕南飞脸上的青铜面具般裂成两半。】
      【铜镜倒下时,就露出了一个人,一个老人。】
      ——公子羽是从傅红雪照映着的镜子里出现的,此间“镜子”的含义,大有捉摸之处了。仿佛有一种在照映傅红雪的感觉。
      接下来,就更有意思了:
      【公子羽道:“今年你已有三十五六?”】
      【傅红雪道:“三十七。”】
      【公子羽道:“你知道我有多大年纪?”】
      【傅红雪道:“六十?”】
      【公子羽又笑了。】
      【一种很奇怪的笑,却又带着种说不出的讥诮和哀伤。】
      【傅红雪道:“你不到六十?”】
      【公子羽道:“今年我也三十七。”】
      两个人年龄也恰好相同,所以当傅红雪向着公子羽宣战,公子羽不敢与之一战之时,我感到傅红雪有了一种超越自我,升华灵魂的感觉。
      【他走路的姿势,还是那么奇特,那么笨拙,可是别人看着他的时候,眼中却只有崇敬!】
      再可一提的是:古龙写此书时,也正好三十七。
      ·········
      只如上一篇《再提笑傲江湖》一样,我们点到为止,就聊到这里吧。
      写到这里时,我想一定会有读者认为,这篇文字,这个作者,未免有些过度解读,强行分析了。
      ——或许古龙写这些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么多,没有设计过这么多的?
      而我还是那个观点,当一个作者在写他想写的,从内心流露出的东西时,一定不止是剧情的构思与设计会表现出来,还有另一个潜意识的世界也同时在呈现。
      这个世界也许连作者自己也控制不了,如果文字是自然而然地从内心中产生出来的,那么潜意识也就是会表达出来的。
      我们刚才讲的,有些也许就属于这里面的内容。
      写得已够多了,不再赘述。
      我翻看前几篇评论里面,曾见到有读者的留言,说是:作者写这个写得还不错。后面又俏皮地加了一句,至少他认为不错。
      好的,我想说,这个作品相关,写得就是挺好;大家大可以自信一点,相信这个作者确实很不错哈。
      这个作者写书也许不怎么样,但对于人物的分析与理解,那确实蛮值得夸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嗯.......我当初写这本《第一刀》的时候,设定主角不知剧情,大有人喷;此后无论到连城诀、笑傲、萧十一郎、天龙、风铃、还是后面等等,都有人喷。
      这再正常不过了,每个人都有其喜好,众口难调。
      我唯一可以说明的一点是,有人认为本书的主角的性格在不同剧本中表现不同,这我倒要稍作解释。
      从连城诀里面主角的性格要偏于狠毒一点,这是由于环境所迫。
      到了后面,尤其是在和蓝凤凰谈了恋爱之后,性格便要柔和一些了。
      而有人认为在古龙的位面里,与在金庸的位面里描写是两种风格——这我想说的是,你可以将这比作这两种风格,比作是一个人在父亲面前讲话,和在母亲面前讲话的不同场景。
      这个人当然还是这个人,但他在父亲面前,和在母亲面前,讲话的神态,语气,内容,却有可能完全不同了。
      而李不负在风铃中的刀声里,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呢?
      我想.......我想是被“因梦”传染的。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本就是会传染的,有的两个人遇到一起,大家就都变得很不同了。
      这就是我的全部呈辞,哈哈哈。
      ·········
      我一向觉得,一本书会被很多读者喷,被各种言语骂,这太正常了;就好像一个人活在世上,也就会被外界各式各样的人所看低,所瞧不起,甚至所侮辱一样的。
      不止是我写的小说如此,连《天涯·明月·刀》也是如此,也不止是武侠小说如此,就连每个人所遇到的也都是如此。
      武侠要传达的主题,绝不会是这些侮辱与贬低,但恰因为有这些东西的存在,所以武侠还会坚持地活下去。
      ·········
      说了些题外话,最后我想以《天涯·明月·刀》中的一段来结尾吧。
      《第七章决战之前》
      【傅红雪已有很久很久未曾接触过女孩子的手。】
      【他克制自己的欲望,几乎比世上所有苦行僧都彻底。】
      【但他却是个男人,而且并不太老。】
      【倪慧顺从地站了起来,轻轻地呻吟着,他正想扶她站稳,想不到她整个人都已倒在他怀里。】
      【她的身子更温暖,更柔软。】
      【他甚至已可感到自己的心在跳,她当然也可以感觉到。】
      【奇怪的是,就在这同一瞬间,他忽然又有了种很奇怪的感觉。】
      【他忽然觉得有股杀气。】
      【就在这时,她已抽出了一把刀。一把七寸长的刀,一刀向他腋下的要害刺了过去。】
      【她的脸看来还是像个很小很小的小女孩,她的出手却毒辣得像是条眼镜蛇。】
      【只可惜她这一刀还是刺空了】。
      【傅红雪的人突然收缩,明明应该刺入他血肉的刀锋,只不过贴着他的皮肤擦过。】
      【也就在这同一刹那间,她已发觉自已这一刀刺空了,她的人已跃起!】
      【就像是那种随时都能从地上突然弹起的毒蛇,她的身子刚跃起,就已凌空翻身!】
      【一翻,再一翻,她脚尖已挂住了六角亭的飞檐。】
      【脚上有了着力处,身子再翻出去就已到了五丈外的树梢。】
      【她本来还想再逃远些的,可是傅红雪并没有追,她也就不再逃,用一只脚站在根很柔软的树枝上,居然还能骂人。】
      【她的轻功实在很高,骂人的本事更高。】
      【“我现在才知道你以前那个女人为什么要甩下你了,因为你根本不是男人,你不仅腿上有毛病,心里也有毛病。”】
      【她骂得并不粗野,但每个宇都像是根针,刺人了傅红雪的心。】
      【傅红雪苍白的脸上突然起了种奇异的红晕,手已握紧。】
      【他几乎已忍不住要拔刀。】
      【可是他没有动,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心里的痛苦,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强烈。】
      【他的痛苦本来就像是烙在牛羊身上的火印一样,永远是鲜明的!】
      【她的每一个笑靥,每一滴眼泪,每一点真情,每一句谎言,都已深烙在他心里。】
      【他—直隐藏得很好。】
      【直到他看见明月心的那一刻——所有隐藏在记忆中的痛苦,又都活生生地重现在他眼前。】
      【那一刻,他所承受的打击,绝没有任何人能想象。】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自从那次打击后,他的痛苦反而淡了,本来连想都不敢去想的痛苦,现在巳变得可以忍受。】
      【——人心里的痛苦,有时正像是腐烂的伤口一样,你愈不去动它,它烂得越深,你若狠狠给它一刀,让它流脓流血,它反而说不定会收口。】

关于《天涯·明月·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