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三章 陈年旧事[1/2页]

谁家莺啼闹新碧 室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毕竟杜氏与郑氏有姻亲在先,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绝非夸大其词。
      杜苍庚明白柳无瑕心忧为何,便缓言宽慰道:“大哥那边你放心,我已经劝过他了。好歹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完全袖手旁观也有失道义。我找阿爹聊过,毕竟他是最熟知陛下脾气的人,知彼知己才好对症下药。依照他伴君多年的经验,郑铭贪墨数额并不算大,案情也简单,何况太子向来仁厚,目前看来并无秋后算账的意图。只要郑铭老实认罪,最多不过贬黜出京。若他在地方上尽心尽责、戴罪立功,过几年也许还能回来。陛下最恨朝臣结党营私,这个时候若我们跳出来,无异于抱薪救火,不仅救不了火,反而会激怒陛下,将事情越扯越大。与其做无用功,不如拿出作壁上观的姿态,一切只待陛下秉公处治即可。”
      “原来是这样……君主心如海底针,实在难测。既然阿爹心里有数,那我们就不必杞人忧天了,只按照他老人家吩咐的去做即可。”
      见柳无瑕终于明白过来,杜苍庚欣慰地笑了笑,眼底却无意流露出一抹苍凉:“常言道伴君如伴虎,阿爹能受陛下信任多年,必有他的道理。他老人家常说,谋国必先谋身,就算臣子本领再大,得不到君主信任亦是枉然。可就像你说的,君主之心高深莫测,他要驭下,就必须玩弄术势,咱们这些做臣属的……”
      说到此处,他默默苦笑一声,伸手取过茶盏又满口饮下。柳无瑕察觉不妙,紧张地凑近了些。
      “怎么了?是军中遇到了难事?还是越王又寻你麻烦了?”
      杜苍庚摇摇头,重又换上轻松之色:“越王近来安分得很,温柔乡里醉生梦死,他才懒得寻我麻烦。没什么大事,只因陛下思女心切,又逢临近除夕,正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可公主仍下落不明,他心中难免急躁郁闷,就训了我们一顿。唉,茫茫人海,大海捞针,想找到一个人哪有那么容易?当年甄太后伙同大理寺卿胡之恒将公主偷梁换柱送出京城,偏巧胡之恒又是南?派来的奸细,处事细致周到,在大殷又没有亲族,时隔久远,实在是难。”
      “南?的奸细?”柳无瑕哪里听过这种匪夷所思的事,那般云波诡谲实在令人胆战心惊,“那胡之恒会不会偷偷将公主送去南??”
      平日里,杜苍庚几乎从不主动提及朝中的事,也是他刚挨了赵弘?一顿骂,一肚子苦水正愁没人说,索性便打开了话匣子,将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南?天子虞?P,当年因宫闱倾轧落败出局,后来是咱们陛下鼎力相助才帮他夺回皇位。虞?P顾念旧恩,登基之后一直多方查找,想帮助陛下父女团聚。可找了这么多年,依旧一无所获。陛下思来想去,想及胡之恒临终之言,觉得他或许并未将公主送去南?,否则凭虞?P之力怎会寻访多年一无所获?”
      “这么说的话,公主还在大殷?”
      “应该是吧。但过去了这么多年,公主是否还在人世尚且未知,况且……”说到此处,杜苍庚撇着嘴摇头叹气,“当年,公主的生母淑贵妃与太子殿下水火不容,淑贵妃瞒天过海混淆皇室血脉,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取太子而代之?陛下一心寻回公主,实乃人之常情,可一旦公主回来,她与太子之间新仇旧怨……唉,想想就头疼。”
      听他这么一说,柳无瑕豁然明白过来:“宫闱之争血腥残酷,孰是孰非谁又说得清。你的意思是,太子殿下有意阻挠?若是这样,那你奉命寻找公主岂不是得罪了太子?一个越王就够闹心的了,再来一个太子,那……那我们这日子还能过吗?”
      “能过!能过!”眼瞧着柳无瑕认真起来,杜苍庚连忙笑着捏了捏她的

第四十三章 陈年旧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