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司徒俊本来是准备去微服私访,调查一下民情,没想到在小莲子村遇到了一起剥尸案,所以,微服私访的事也只能留到日后再说。
此时,司徒俊在书房中,想起了昨天在小莲子村发现尸体的事。
“沈良,你昨天在小莲子村的案发现场,说了一个“又”字。难道这长亭县以前也发生过了这样的案子。”司徒俊对着沈良问道。
“其实大人,像这种剥尸案长亭县的确是曾经发生过,几乎是每年发生过一起。每当发生过这样的案子,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沈良说道。
这下,司徒俊才明白了,当初自己高中探花,却因自己在朝中没有熟人,也没有钱打通关系,最终自己才会被分配到一个芝麻小官。而且当初启程时,当同僚知道司徒俊即将赴任长亭县,都在告诫司徒俊在长亭县好好干,说不定哪天就离职了。恐怕那些人早就知道长亭县是个烫手山芋,就把长亭县扔给了自己。
“沈良,那你给我说说,上一起剥尸案是什么时候?”司徒俊对着沈良说道。
“大概是去年的灯笼节之后的七日后,死者是长亭县王员外的女儿王素珍,尸体是在长亭县境内的西凉河里,被一名渔夫发现的。后来随着调查进入到了死胡同,案子也就不了了之。之后,王小姐的尸体,也被王员外领回去安葬了。”沈良说道,“还有就是往年尸体被发现的时间都是在灯笼节过后的七日内,可是今年尸体被发现的时间却在灯笼节之前。而且现在,距离灯笼节还有半个月呢?”
“看来目前的情况,只能去王府看一看。”司徒俊说道。
“大人!你想干什么。”沈良说道。
“我想挖出王小姐的尸骸,找出线索,抓住杀人凶手。”司徒俊说道。
“可是,王员外能允许我们怎么做吗?”沈良说道。
“不知道,只能试试看。”司徒俊说道。
就这样,司徒俊带着沈良晏燕等几人前往王府。
在路上,司徒俊从沈良口中得知,王员外本名叫王仁则,乃是长亭县中大户人家,早些年以制作灯笼为生,生意还算可以。五年前,朝廷下令,命令各个省州县乡村的官员,贴出告示向民间征集灯笼。
原来,当今皇上喜欢木工,尤其是对灯笼,简直爱不释手,于是就下令在民间搜集那些制作精良的灯笼,而夺得第一名的灯笼制作人将会被朝廷赐予“再世鲁班”的匾额一个,而第一届的灯笼大赛第一名就是长亭县的王仁则。因此,王仁则还在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上面特意写上了这四个字。路人一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这灯笼是王仁则亲手制作的,便会出钱买下。
就这样,王仁则的灯笼在民间也越来越受欢迎。而那些在朝廷上,受到了皇上赞誉的灯笼,更是卖出了天价,成为富人的收藏品。就这样,王仁则大富大贵,变成了如今的王员外。
司徒俊一行人在王府杜官家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堂坐下休息,等待王仁则。
在大堂中,一副“再世鲁班”的匾额高高地悬挂在上面,而上面的四个大字“再世鲁班”金光闪闪,代表着当今皇上赐予王府的无上光荣。
不久,一位身穿绸缎的男子走了出来,而此人就是王仁则。
“早就听闻,县衙来了位新县令,想去拜访。只是杂事缠身,忘记了。如今,还要司徒县令亲自来拜访,真的是多有不敬。”王仁则对着司徒俊说道。
“王员外真是见外了,想必是王员外专心于灯笼制作,不想理会这些杂事而已。”司徒俊说道。
“只是今天来,找王员外有别的事。想必王员外已经听闻了在小莲子村发现了一具被剥皮的尸体。听说王员外的女儿,也是在去年遭此劫难不幸遇害。”司徒俊对着王仁则说道。
“是啊,小女死的真惨啊!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心里也是隐隐作痛啊!只是木已成舟,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王员外说道。
“我们想开棺验尸,找到线索,抓住杀害王小姐的凶手。”司徒俊对着王仁则说道。
“可是,我的女儿已经入土为安一年多了,我不想再去打扰她。自从我夫人死后,素珍一直是我的掌上明珠。自从素珍死后,我也不愿回忆起这件事。还有就是你们衙门办事不力,让那个杀人凶手屡屡得手,难道你们都是吃干饭的吗?”王仁则冷冷地说道。
司徒俊和沈良已经看出了王仁则的不悦,多说恐怕已经无益,说道:“既然,王员外不同意。那我们也就不勉强了,就让你女儿的冤情石沉大海吧!”
“来人!送客。”王仁则冷冷地说道。
&nbs
人皮灯笼(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