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苏怀瑾走出去,是那个矮壮男人。
矮壮男人说:“平安姑娘,别犯愁了,醉仙居酒楼请我们进去歇脚呢。”
苏怀瑾松口气:“好,我跟你们过去。”
醉仙居属于中高档酒楼,听说是广陵王府的人在安置灾民,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掌柜的亲自出来招呼大家进去。
苏怀瑾一进门,小二就递来干净帕子:“平安姑娘快擦擦雨水。”
掌柜的跟在她身后,说:“后厨准备了姜茶,先给大家驱驱寒。等下再给大家做碗青菜肉末粥,不丰盛,也能果腹。我们也准备了很多帕子和火盆,能给大家驱驱寒。”
苏怀瑾问:“你们能安置多少人,几顿?”
“我们存的粮食不多,若是一顿的话,能安置二百人,若是要长期安置,就要减少人数了。”
苏怀瑾说:“王爷不会让百姓无家可归饿肚子的,先按一顿安置吧。”从空间里掏出二十两银子,放在柜台上,“王府也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掌柜的忙推拒:“不可,姑娘,大难当头,我们本该守望相助,怎么能收钱呢。”
苏怀瑾说:“掌柜的瞧着是读过书的,知道子贡拒金和子路受牛的典故吧。你如果不接受,让大家以为牺牲自己利益帮助别人才是有道德的,就更没有人愿意帮助别人了。”
“要让大家以为,帮助别人而获得回报是理所应当的,就不愁灾民安置了。”
掌柜的便收下5两银子:“一碗稀粥,不值钱。”算是只要了个成本价。
之后,掌柜的带着苏怀瑾又走了几家茶楼和酒楼,包括戏园子,安置下了一千余人,基本将老弱病残都安置了。青壮年不用安置,他们还忙着在废墟里救人。
唐清江听说城南情况紧急,跟着何西宝一起过来,带了四百名府兵、二十辆马车,投入城南救人的行列。其实广陵王也想跟过来,被门客们劝阻了。
有了府兵的加入,救援快了很多。不时有伤者被扒出来,哀嚎着送到马车上,拉往医馆里。
同行的布衣门客艾恒擦擦眼泪,感慨:“太惨了,简直惨绝人寰。”
唐清江冷漠脸:“还能哀嚎,算不得最惨。”
果然府兵从砖头瓦块底下扒出来已经僵硬的尸体:“这是谁家的人?”
立刻就有人呼天抢地起来。
艾恒落泪:“百姓生活得好苦啊。”
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像个只会哀哀啼哭的妇人,偏还被人吹捧为仁爱。
唐清江说:“所以需要你帮助他们。你在这里调度救人事宜吧,搬出来的废弃材料堆放好,别塌了再砸伤人;府兵和百姓有身体受不了的,让他们歇一歇,喝口水,他们不能出现伤亡。”
要独立去处理这些,艾恒非常没底气,下意识地问:“您要去哪里?”
“去后方调度医药,保障后勤。”
“那亡者怎么办?要是处理不好,恐怕百姓会怨恨的。”
“寻一高地,将尸体整齐摆放。每发现一具尸体,都行个礼,表示敬意。”
“行、行什么礼好?”
唐清江不耐烦:“你需要自己思考,不能什么都让我教你。”
论独立思考的能力、独当一面的勇气,苏怀瑾比广陵王府许多门客都强。
第66章 外室更实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