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专注案情,“当我们得知‘午祭会三字后,方知案犯将阴谋再次设在客栈,只留意客栈周围动静,却不知准备好的不过是一张桌板而已。”
又是机关术?
有种奇怪的感觉又浮上心头。
“明知仍有案犯藏在榷场暗处,我又带人搜查一遍,却还是没有发现。”陆元韶托腮,“从药铺跟出去的人也没有收到什么结果。”
“药铺的人在何处跟丢?”慕清颜问。
明知对方有防备,她也并未抱太大希望,甚至还要小心对方是否将尾巴引入又一个陷阱。
“去药铺留信与砍杀马大夫的案犯应该是同一个。跟踪杀手的人追着他在榷场绕圈,先潜入瓷器铺,将溅了血的外衣与凶器斧头一并丢入院井,休息一番后又去了包子铺房顶借爪绳勾出风灯,然后折回药铺,留信后离开。再次跟踪他的人与其赶早前后经西门离开榷场,去了樊城,躲在马大夫家附近查看片刻,继续向南过汉水抵达襄城,在城北行踪突然加快,我们的人被甩掉。”陆元韶将负责跟踪的人回报的路线重复一遍。
“所以,最后还是去了襄城。”慕清颜道,“去马家查看,便是已经怀疑马大夫的死。”
“从榷场西门查知,此人离开时手持宋人身份文牒,名叫潘富,与樊城襄城出入均一致。”
“此人作案后直接冒充宋人身份大摇大摆走动,也是想到即使被盯上,短时内也不会有人上前找他的麻烦。”慕清颜对此人的大胆之举倒是并无惊讶。
“即便此人离开榷场,榷场还有鬼!”吴琚牢牢记着那个故意给魏源通风报信之人。
寥寥几句,暗藏杀机!
“不止受害金商是宋人顶替,襄阳还有更多宋人被他们冒名,顶替我大宋百姓身份,有恃无恐地招摇出入!”
这也就意味着还有不少宋人如邢朝、周平、刘氏父子一般遇害,除去被救的周青郎,其他人下落何在?
“应该让人进山去寻找周青郎所说的山洞。”吴琚道。
陆元韶问,“吴大人认为那些被顶替的宋人仍藏在山中?”
“否则这么多人会藏在哪里?”
“但是青郎说,在山洞中只见过确定为邢朝娘子的那个女人。”
“山那么大,山洞又岂会只有一个?”
“山洞不止一个,搜山的任务也不轻松。”
“但本官总不能丢弃那些宋人不管不问!”
“吴大人不要忘记,还有漏网之鱼。或许等我们搜山是案犯最后的一搏。”
“不错。”吴琚也是苦恼,“虽然抓回金使,逼死那批铁蹄卫,但我们还需分出强兵看守,直到将他们顺利押送至边关军营,再交襄阳守军送回金地,遣使向金主问话。在此之前,我们仍旧不可冒失。边关要紧,守军不可再借用,襄阳城中的差兵有限,只能顾此失彼。”
第108章 感觉奇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