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苏甜甜觉得现在大姐和二姐都没有工作,虽然她们是快要出门的人了,但艺多不压身,如果这个时候学会面点,以后就靠着做面点什么的,也饿不着她们。
      做面点方面苏玉华还是有兴趣的,她很赞成小妹妹的说法,“请个面点师傅过来也行,能教教咱,有些咱真的不会做,好歹咱现在开了一个门店,总不能店里每次就卖这几样东西。”
      虽然李春兰觉得请了面点师过来的话还要给人家开工资,但是创造的效益肯定要远超于此,内心也不是那么排斥。
      但问题是,现在从哪儿请面点师?
      “就算找面点师,咱们找谁?人家肯不肯过来帮忙?”
      “妈这话说的,副食品厂的生意都被咱们家顶的快扛不住了,从副食品厂里请个老师傅过来应该不难。”
      这个时候李春兰就在想,认识的熟人中,有没有在副食品厂上班的?
      要是有熟人可以帮忙牵线的话,那就容易多了。
      娘几个正在说这件事,有人过来买果子面包了。
      苏玉华抬头一看,这人就是东关桥头的陈景亮。
      陈景亮年纪有二十四五了,长得高高瘦瘦,皮肤很白。
      徐家在东关也算是曾经风光过,前些年他们家还是地主成份,平时在生产队干活也是受到大家排挤。
      不过这两年政策变了,也没人再欺负他们了,他们家日子就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比起来人家的户口可比他们户口要好,人家是蔬菜队的,在大家都过得很艰难的时候,人家队里种不完的菜吃。
      去年年底政策开放之后,蔬菜队的这些菜农,就把自己种出来的菜拿出来卖,小买卖也做得很不错。
      苏玉华收了陈景亮五毛钱,找给他八分,又把剥好的果子面包给他。
      这时陈景亮笑着跟她说了句话,“你们家的果子面包做的可真好吃,比副食品厂做的面包好吃多了。”
      “副食品厂没有这种果子面包吧?”
      “也有,但是他们家做的不好吃。”
      苏甜甜一听这个陈景亮好像对副食品厂很熟悉,就忍不住多嘴的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副食品厂也在做果子面包,你对他们很熟悉?”
      “我姑父不是副食品厂的老工人,我也是听他说的。”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大家正愁没有熟人能和副食品厂搭上线呢,这就突然跑来一个陈景亮。
      李春兰虽然跟陈家的关系一般,但毕竟都是老街坊老邻居,肯定也都认识,就忍不住问他,“小亮,你姑父是不是快退休了?他今年有六十了没?”
      “快了,好像明年就能正式退休了。”
      李春兰听到这里,激动的一拍大腿,“太好了!”
      陈景亮吓了一跳,“婶子这话啥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我正想找个副食品厂的师傅过来帮忙,你看能不能跟你姑父说说,让过来给我们指导指导。”

第446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