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用人。
      光是为两个闺女打算着,李冰也很激动。
      庄子上的氛围很好,没有人会欺负人。
      也候也会面见皇上,现在天气正好暖和了,你们来京也能到处转一转看看。”
      “还有我开了奶茶甜品店,现在生意不错,娘你们要是无聊都可以去店里看看,还有庄子那边……”
      “我买了好几个大庄子,庄户们也都不错,都是可用的人……”
      “娘,你要是住不惯的话,就可以去庄子那边,改天我带你去看刚建好的店铺,就在学院山脚下那边,环境很好,都可以住那里……”
      沈月瑶将这段时间的一些事情也跟老夫人还有大哥都说了。
      大家都认真的听着。
      哪想到瑶娘竟然在京城做了这么多事情。
      真是厉害。
      就连苏修野都佩服这个三弟妹。
      苏老夫人听着沈月瑶说话,眼底的笑意都要涌出来了。
      苏老夫人也跟沈月瑶说了一下家里作坊的事情。仟????d
      “都安排好了,你之前安排的人管着,每个月都有人巡查查账,你安排在作坊负责监督的人也都看着作坊的情况,回头要是不放心,你就安排人多跑一跑那边。”
      沈月瑶点头道:“嗯,我看了下,从京城这边坐船回北流镇就很快,比马车快一半。”
      苏老夫人一听坐船,脸色变了变,“我听说坐船很不安全,时不时的就有一些水匪出现,那些大商号都请了高手坐镇,所以他们不怕,那些小船可不敢坐。”
      “中间路段来京城水路还好一些,但从咱们北流镇那边过去,就很不安全,那边河岸峡谷险峻,很多山匪就藏在那边……”
      要不是因为如此,他们从北流镇出发就会坐船。
      带着东西更不安全。
      苏老夫人来的路上就想着慢点就慢点,关键是安全。
      她可不敢冒险。
      她可要好好将大宝二宝带回京城。
      沈月瑶也明白这个情况。
      那些水匪仗着那边地势好,易守难攻,经常打劫过往船只,就连朝廷都没办法。
      所以北流镇那边是有码头,但码头的船只不多,大多都是附近来回的船只。
      要不就是真正的大商号,有人手。
      沈月瑶看着苏修野道:“所以我之前写信,让大哥跟韩云峥提一下水上镖局的事情。”
      苏修野点头道:“我跟韩云峥说了一番,他很感兴趣,路上也说了,韩家准备办水上镖局,正在着手准备。”
      沈月瑶点头,她知道韩云峥是个有能耐的。
      给他提一点,他就能想到如何做。
      而且在办镖局方面,韩家做的一直都很好。
      在当地也很有口碑。
      沈月瑶还打算着以后经常跟韩家镖局合作。
      因为柳河村那边的作坊她肯定不会不管。
      到时候也会派人来回跑,到时候就要用韩家镖局。
      再就是以后船运发达,如果她坐船购买货物的话,可能也要用水上镖局。
      说起这些来,苏老夫人也感慨道:“林池倒是是个有胆量有魄力的孩子,很不一样,好好磨练一番,定能独当一面。”
      “村里作坊那边,你李婶都说了让咱们放心,会帮忙多照看一番,而且里正识字会写书信,有啥事都会通过驿站写书信给咱们传过来。”
      “就是传书信太麻烦了,我看有的商户都会用鸽子传信。”
      沈月瑶摸了摸下巴道:“其实若是建一套完整的运输线,传信就快了。”
      苏老夫人有些发愣,儿媳妇又说新鲜的词了,她有点听不懂。
      苏老夫人看苏修野,苏修野也摇头,他也不懂。
      但刚刚在谈论书信的事情,他们猜测三弟妹可能在说想办法快速传信吧。
      沈月瑶知道说快递他们也不明白。
      其实就是类似科技时代的快递方法。
      “娘,大哥,你看啊,是这样的,咱们是不是如果想寄东西到什么地方给什么人就很麻烦,自己去送距离远跑一趟很不合算,路费都很贵,可要是有熟人去这个地方,托人送东西也不方便,尤其一些远的地方,大家几乎没法沟通。”
      这个时代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手机,远处传信非常麻烦。
      就是她和苏雪衣在京城,也顾不到柳河村那边。
      也不能时时知道爹娘三哥四哥的情况。
      再就是在京城看到什么好东西,想捎给他们也没那么方便。
      所以若是能传信传快递,就方便多了。
      他们将东西送去驿站将书信送驿站,驿站帮忙送的话,也很慢。
      因为驿站也不是专门帮忙送信的。
      因为驿站几乎都是官方用的渠道,也是过往官员来往休息补给住宿休息的地方。
      功能不专一,传信自然就慢,而且花费也不低。
      若是在大燕朝建立一整套的快递体系,谁家想寄送点东西送点书信就方便多了。
      不过大燕朝这么大,要真的将快递建起来,也需要时间。
      但若是有朝廷支持就好了。
      不过一开始也可以只建一个专线,比如从京城到北州这一带一路上所有地方书信和东西都可以传递。
      此时她刚刚有这个想法,具体落实下去还要琢磨一番。
      苏老夫人和苏修野点头,“确实是这样。”
      沈月瑶解释道:“但是如果这样,比如咱们在北流镇设立一个点,就跟驿站那样,但是咱们不是提供住宿休息补给的地方,只是安排专门的人在店里收东西帮忙记录,将所有东西打包写好编号信息地址,然后再由专门从府城跑县城的人员将东西送到府城一个站点……”
      “府城这边跟省城那边,又有专门的联系运输渠道,每天大家所做的事情就是传递运送东西,这样是不是就快了?”
      沈月瑶这样一解释,苏老夫人和苏修野直接就明白了过来。
      苏修野直接赞叹不已,“妙啊,妙啊!”
      苏老夫人都惊叹连连,儿媳妇这脑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如此聪慧。
      他们可想不到这样的办法。
      苏大丫和苏二丫在旁边听着也都听懂了。
      她们眼睛都灼灼明亮起来。
      三婶也好厉害啊!
      苏修野道:“我们在沿途也碰到了一些难民,有些就是河州那边的,如果弟妹你说的这个方法这条线建起来,来回运送东西的人也不需要懂什么,只是跑腿会知道地址编号就行,能帮很多人提供干活的机会,每个月哪怕领一点工钱,大家也不至于会饿肚子。”
      “而且大家时间还自由一些,不必每天待在一个地方。”
      “再就是我觉得如果建起来后,寄送东西寄送书信的人一定很多。”
      沈月瑶也这样认为。
      这个时代都没有电脑网络,大家又那么重视亲情,大老远的距离都会走亲戚串亲戚。
      这个时代很多人对宗族亲人亲情看的很重。
      而且很多书生都外地求学,家里人担心也很正常。
      往往在驿站寄送书信,很长时间才能收到,远的地方一来一回传信都一两个月。
      但快递就不一样了,会快很多。
      不过负责这些的人也要培训一番,比如如何将快递按照编码分门别类。
      快递站点的人最好也会写书信,因为这个时代的很多人大多不识字,就是写信都是花钱找人帮忙写,读信的话也是找村里或者附近识字的帮忙念。
      所以会读书识字还真是很重要。
      沈月瑶越发觉的要多培养培养一些人。
      庄子里还有一些人,她打算也让他们都开始认字。
      哪怕不会写字,至少会认字知道是什么字。

第432章 真是厉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