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去作坊做事,虽然说在作坊也能学,但总归不能笼统,拄着拐杖可以走路。
他在家里闲不住,就帮闺女女婿看外孙外孙女。
刘三琴的娘闲不住,去看了商业街那边,就去摆摊卖早点,生意火爆。
刘三琴担心她娘的身体,不允许她娘去摆摊一整天,所以她娘也就摆一上午,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早早回来帮忙做饭。
当刘三琴和林江志高兴的跟她们说,两个人这次加起来领了十九两银子时,把两老人给惊的好一会回不过神来。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巨款啊。
他们早年起早贪黑的摆摊卖早点,辛辛苦苦攒一年,可能也就攒个几两银子。
好家伙,女儿女婿上个月刚领了工钱奖金,这会有多了这么多。
简直惊呆了。
不过他们也不得不感慨,这作坊的东家那沈小娘子可真是大方仁厚,对下面的人真是好,否则也不会给这么多。
他们现在算是意识到柳河村真的不是以前的柳河村了,现在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刘三琴的娘每天去商业街那边摆摊,也知道这边人有多多。
有时候准备的东西,半上午就全部卖出去了,就要早早收摊。
实在是生意好。
他们激动的眼眶都红了。
刘三琴的爹吃饭的时候,女婿给拿了酒,他喝了酒,这才说了一句心里话,“三琴啊,还好你当初没听爹娘的,你自己坚持跟了江志,现在日子好了,我跟你娘也就不用担心你了,爹以前也有不对的地方,别怪爹娘,我们就是怕你吃苦。”
刘三琴看着自己爹苍老的样子,还有发红的眼睛,心里酸涩的难受,眼泪都控制不住掉出来,“爹,今天高兴,你干嘛说这些,你是我爹,我怎么能怪你,江志也不怪你,两孩子都喜欢他们姥姥姥爷,这里环境好,家里房子也建的很大,你和我娘就在这里安心住着,别再回去了。”
刘三琴的爹娘都不想给闺女女婿添麻烦,都想着他腿好了回去。
不过刘三琴和林江志都坚持。
再说了,林江志爹娘都没了,也是孤儿,如果有两老的在家里,哪怕只是看个家,孩子们在家里也有个安全感。
他们平日忙作坊的事,也顾不得那么多。
林江志自然是盼着岳父岳母留下来。
刘三琴的爹娘也确实喜欢现在的柳河村,买啥都方便,民风那么好,邻里之间都互相帮衬,家家户户条件好了,啥事也都不计较。
在这里住着确实舒心。
他们本来不好意思住下,也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
不过孩子们需要他们,他们也就厚着脸皮住下。
但他们也都知晓,平日不管女儿女婿的事,就帮着多干点活多照顾外孙外孙女就好。
看爹娘点头,刘三琴心里这才踏实。
林江志也高兴。
所以中午都没忍住喝了一杯酒。
平日他是不喝酒的,怕耽误下午干活。
刘三琴的爹赞叹道:“这酒可真是好酒,在外面根本买不到,你们村啊,买酒都方便。”
“那可不,爹,这酒是好酒,俺们自己在酒坊帮忙干活,都清楚,环境干净,都是用粮食酿的,秘方我们不知晓,但喝着绝对放心。”
……
第367章 不敢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