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上的舅舅没有任何感情。
他搀着蔷薇的一只手,将蔷薇送进了车中。
不过,他还是低声问了一句:
“怎么样?莱恩公爵是否同意处死泰隆?”
“没有。”
蔷薇一边简洁地回答着,一边登上车,也和那位公爵一样看不出太多情绪。
“没有?”
索图皱眉,他知道蔷薇今天造访莱恩的目的就是征求意见的。泰隆被逮捕问罪,想要依律处置容易,但却不得不顾及他的这位兄长。莱恩身为王国举足轻重的公爵,又掌握着一支瓦瑞安军团,如果不得到他的允许,那么也许将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不管委屈也好、无奈也好,蔷薇都不得不私下里询问莱恩。
这是索图所能理解的蔷薇的难处。
“为什么?难道……”索图开始有些不好的预感。
“杀一个泰隆简单,但留着他,会有别的用处。”蔷薇依然没有说太多,只说了一句索图不太能听懂的话。随后,她关上车门,结束了与索图的谈话。
“……”
……
阿瑶有些沮丧地回到她那位老同学家中。是底比斯平民区的一座小院子,木质结构,还显得有些破旧,看起来她的这位同学混得也并不怎么好。
“回来了?”
老同学正在院子里阅读,看到阿瑶后招呼了一声。
“嗯。”
“看你垂头丧气的样子?没办成?”
“谁能想到,我居然也有盼望政务府救济才能活下去的时候。”阿瑶一边来到同学旁边坐下来,一边自嘲说。阿瑶本就出身于贫困的山地民族,现在工作也辞了,身无分文,要不是老同学收留她,或许她只能落魄得睡到大街上去。
更难的是,她的这位同学也并不富裕,和她一样也只是王国底层的小吏。一边是寄人篱下的窘迫,一边又是心中的过意不去,让阿瑶的心情十分低落。
她甚至有些厌恶自己。
“他们为难你?”老同学暂时停下,关切地问。
“那倒没有,他们忙得不可开交,让我过段时间再去。”阿瑶摇头说。不过她迅速就从低落中走了出来,“现在王宫、议会、政务府,几乎所有官方的署门外全是请愿游行的人,一个个都要求处死泰隆。谁能想到,几天前还风风光光的一位王国重臣,因为一份公开的罪状,成了千万子民咬牙切齿的千古罪人。”
老同学略微沉默了一会儿。
他盯着阿瑶看了几眼,最终确定了阿瑶并没有委屈后,才说:“你也别那么悲观,谁都有低谷的时候,我的收入虽然微末,但还能帮你一段时间。不过说起眼前的事,那真是确实有够唏嘘的,就是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了。”
“最好是处死!这些腐败的权贵们,就应该一个个拉下马来!”
阿瑶气愤地说,仿佛把她的不如意全都发泄在了那些不相干的贵族身上。
老同学笑了一声,倒觉得阿瑶的这幅样子还可爱一些。
阿瑶嘟囔着嘴,闷闷不乐地倒上一杯凉水,却发现她的同学暂时又不理她,而是重新专注到了那张不止写了什么的纸上。这引起了阿瑶的好奇,她知道自己的这位同学有多大能耐,能让他读得如此津津有味的东西,必然不凡。
“你在看什么?”阿瑶问道。
“嗯……一篇文章,据说现在已经传遍整个底比斯了,到处的官员和学生们都在传看。还别说,言辞激烈、文采斐然,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
“什么文章?”
“政论。”
“……”
阿瑶怔了怔,也不客气,直接夺了过去,“我看看。”
老同学无奈地耸了耸肩,却也不在意,还一边讲解起来:“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文中大骂王国的议会制度,各种举证说明议会就是泰隆腐政败国的根源,独揽朝政、结党营私、甚至藐视王权,一切都正是因为议会带来的弊端。”
“……”
阿瑶没说话,像是也专注到了文章的内容里。
“对了你不知道吧?上次女王在议会里就是被众议员逼得愤然离场,纵观古今远近东西南北,恐怕最高执政者遭如此羞辱的恐怕也就仅此一例。”
“我听说了。”
阿瑶随口应了一句,直到将整篇政论读完才抬起头来。
这时,她的双眉竟凝了起来。
“这篇政论,别有用心啊。”阿瑶忽然沉声道。
“你是说,这是某人写出来转移当下舆论焦点的?”老同学顿了一顿,迅速明白了阿瑶的意思。论文学阿瑶比不过他,但论政治,阿瑶比谁都敏感。
他也微微皱起眉,向阿瑶看了过去。
“不像。文中可没有为泰隆开脱。”阿瑶答道。她又重新速读了一遍,这一次用文学的角度进行了另一番品评,“还真是一篇好文章,我看十年内也不会有比这更好的文章了。它必会被全流域的学生政客们传阅,甚至流传千古。”
“哈哈,我可很少见到你夸人。”老同学笑起来。
“不过,这行文风格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以前老师给我们看过一篇范文,还记得吗?底比斯能写出这种文章的,恐怕没有第二个人。”
听到阿瑶这一说,老同学似乎也想起什么,也是拿起那篇文章从头又读了一边,之后说,“我想起来了,好像说是一个贵族子弟吧?好像年纪还比我们小,我记得当时老师嘲笑我们,问我们羞不羞愧,教室里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对了。”
阿瑶肯定道。
尽管时隔多年,但是从文学的角度来品读,阿瑶还是能从这篇政论里感觉出一些熟悉的韵味。当然,从前的那个贵族子弟阿瑶并不认识,而且以那样的身世和成就,阿瑶也不可能认识得了。一个当年才华横溢、能被王国无数名师赞不绝口的贵族子嗣,如今怕也身居高位,甚至入幕女王的顾问团也不奇怪吧?
“哼!”
阿瑶想了想,莫名哼了一声。
倒是她边上的那个老同学,仿佛是对那篇文章爱不释手一样,一边还自言自语地说,“我得问问,这文章到底从哪儿传出来的,我也好去膜拜膜拜。”
“别去了,你找不到的。”阿瑶忽然制止道。
“……”
第一百零六章 王权·改革(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