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成立后,于1932年6月10日发出布告称:“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活动于磐石境内,承担清除走狗、保护民众之责,决心驱逐日本强盗,收复一切失地。对无辜的民众,秋毫无犯,以保我民众安居乐业。请勿听信走狗们的谣言,以自相惊扰。”这支队伍建立后仅两个月,就在磐东、磐北、双阳、伊通等地区打散了三处反动会兵,缴获一批枪支。还发动农民对反动地主李成功等进行了六次分粮斗争,处决了“车大个子”等三个汉奸、恶霸地主。地主李宝亮作恶多端,人称李二阎王。他杀害我三名反日会员,又破坏汉朝民族之间的团结,被工农反日义勇军逮捕,召开公审大会,处以死刑。
游击队成立之初,还是很“火”了一阵的。当时还做了一面绣有镰刀斧头的长条形红旗,在旗裤部位竖缀着“南满工农反日游击队”几个大字,队员们都佩戴着写有“工农反日游击队”第某大队字样的红色袖标。同时,他们还对外发布了宣言,宣布:“本军受全国反日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活动于磐石县境,担任清除走狗、保护民众之责,决心驱逐一切日本强盗,收复一切失地。”不久,根据满洲省委“紧急指示”精神,又派孟洁民、刘克文到伊通县营城子伪军第五旅十三团二营七连(通称老七连)组织伪军士兵哗变。派王兆兰到磐石山炮连中作兵运工作,组织伪军士兵哗变。通过艰苦工作,伪军山炮连70余人,于1932年4月8日哗变,部分士兵被我收编。老七连的80多名伪军士兵,于1932年5月16日起义。
驻守在营城子的伪军七连,原是东北军五旅老十三团的连队,“九·一八”事变后被日伪收降改变为伪警备第五旅十三团二营七连。原驻在磐石县烟筒山,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蛤蟆河子大暴动激发了这支队伍的抗日热情,他们的王连长主动要求同县委负责同志会谈,县委派孟洁民、刘克文去他们那里宣讲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当前的形势,进一步起发了王连长的觉悟。三人离开前,王连长拿出三百大洋,表示出资资助中心县委,被三人婉拒。不久事发,王连长被隔离审查,新调来个名叫张静轩的接任连长,并把七连从烟筒山调到伊通营城子,以断绝七连同中心县委的接触。县里当机立断,派出孟洁民、王耿、金成焕等人组织策发、哗变伪七连起义。几人在当地伊通党组织的帮助下以补兵的身份打入七连内部,创造条件,争取哗变伪七连起义。
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确定农历四月十八即娘娘庙会那天起义。起义工作在悄悄酝酿着,狡猾的连长张静轩嗅出了起义的气氛,在5月16日,农历四月十一晚上突然检查全连的武器,企图将枪支与子弹分开。他带着勤务兵从一排开始,按照花名册上士兵名单,把每个人的子弹都清点了一遍,然后装箱,把枪码上。起义骨干孟广生、肇清仁、徐忠盛等人知道情况有变,与派去的同志商议,决定提前起义。当张静轩来到二排四班
第36章 策反伪七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