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章 “无衔将军”[1/2页]

白山黑水 梦醒浮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1932年“九?一八”一周年纪念日,李杜又发表纪念宣言:“郑重宣誓与国人曰:宁杀敌而死,不苟且全生,民族之生存与光荣,必自奋斗与牺牲中求之”;经过整顿,自卫军和王德林所部救国军合作,很快控制了梨树镇;八面通;勃利;林口;绥芬河;穆棱;密山;宁安;敦化等大片地区,发展到7个旅,抗日义勇军武装达四五万人。
      1932年,李杜在著名抗日将领周保中的协助下,成立了以李杜吉林自卫军和王德林救国军为主要军事力量的抗日联合军(当时叫反日联合军);周保中15岁参加“靖国护法”战争,1923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尔后被中共送往苏联进修军事;“九?一八”事变后,周恩来得知李杜将军举旗抗日;保卫哈尔滨的消息,特地把周保中派到李杜身边,协助他进行抗日斗争。
      这是东北抗日史上,第一个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抗日联军;李杜为总司令;王德林为副司令;周保中为参谋长;这是李杜将军第一次与共产党人的接触,并结下了战斗友谊。
      1923年秋天,日军集中兵力解决了马占山;苏炳文等部队以后,便准备对李杜实行围剿;他们为安全和秘密输送兵力,先后以供应粮饷为诱饵,收买了哈绥沿线的红枪会;大刀会等组织,然后偷偷将大批军队运往宁安;绥芬河;东宁等地;11月下旬,敌人3个师团的兵力对下江地区进行围剿:一路从绥芬河出发,沿中苏边境向密山;虎林一带压来;一路从绥芬河出发,沿中苏边境北进,开始对李杜领导的抗日联军进行围剿。
      李杜;王德林;周保中率领抗日联军在宁安;磨刀石;下城子等地分头阻击,节节抵御,终因力量薄弱,后继无援而纷纷溃退;敌人占领了哈绥沿线的重要防地,战局急剧恶化,自卫军的大本营梨树镇也岌岌可危;李杜无奈率部向北转移,准备赴宝清与丁超会合;可是,此时的丁超已接受了伪锦州省长的条件,投降了敌人;此时,派去进关联络的赵毅毫无消息,李杜只好改变计划转向密山,决计撤入苏联境内,养精蓄锐,以图再起。
      1933年1月9日,李杜;王德林;邢占清;杨耀钧等人,先后率2000多人由虎林渡乌苏里江进入苏联;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抗日联军就这样失败了,因为它的存在时间很短,所以很多人把他忘记了,甚至研究抗联史的人也往往忽略不谈,但中共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却没有忘记。
      周保中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率千余人马,没有退入苏联,而是坚持在国内抗战;后来他的部队在1936年被编入由共产党人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抗日联军(1934年4月1日成立)和共产党人赵尚志领导的北满抗日联军(1935年3月1日成立)联合成立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1月28日成立,当时叫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周保中为第五军军长。
      在周恩来的建议下,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时,并没有设立总司令一职,这个职务是专门为李杜将军留用而空缺的。
      李杜将军在1931年1月9日退入苏联后,来到莫斯科,受到国民党驻苏大使颜惠庆的热情招待,在莫斯科住了3个月;李杜将军为了寻求国民政府支援东北抗战,急于回国,不愿在苏联享受清闲,多次找颜惠庆表明心迹;颜惠庆被他的决心所感动,于4月末安排李杜一行人,绕道欧洲

第24章 “无衔将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