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原来于非之前是学新闻的[2/2页]

迟来的美味人生 石三海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他们转不走,如果能转走的话早就转走了。
      我跟我妈说:“我现在离婚了没有地方住,还住在一个三不管的地方,我也需要买房子我也要生活。”
      “可是楚?蔷马上就要生了呀,哪里都需要钱。”
      “楚?蔷要生了跟我有什么关系?池凇有手有脚不会赚钱吗?你们要养着他我不管,但是我没有义务养他。你们把池凇养成一个巨婴了,只会伸手拿钱!”
      “池羽,你在讲什么?你说谁是巨婴?”估计我妈开的是免提,池凇听到了我刚才说的话,电话里大声跟我喊。
      我不想帮我妈教儿子,而池凇也不会听我的,我何必弄的自己不高兴?
      我挂掉了我妈的电话,反正我的卡已经挂失了,无论她怎么说都没用。
      一个星期之后,我去银行重新开了一张卡,换了密码。
      而于非的朋友用最低价帮我拿到了地方很好的店面,在大悦城饮食一条街的入口处。
      这个地方客流量很大,于非说再帮我在网上做一些宣传,相信在小吃街的食客会跟着我到这里来的。
      小吃街是露天的,终究是没有商场里的环境好,我很庆幸我把卡给要回来了,因为一年的租金再加上装潢8万钱根本就不够。
      但是我还是有些忐忑,毕竟我在小吃街做了也没多久,一下子换到商场里,万一这边的顾客群不买账怎么办?
      但是我的担心好像有些多余,开业的第一天生意特别的火爆。
      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开业大酬宾之类的活动,也没有请人来做很热闹的假象,但是生意就是特别的好。
      我很不解,一天忙碌下来我问于非,他上网点开一个视频给我看。
      “这个平台是专门介绍美食的。我拍了一个视频发上去,又配了一段字幕,效果还不错。”
      我将那个视频仔细的看了一遍,我发现这个视频拍的很专业,而那些字幕的介绍写的很也很有水平。
      我忍不住问:“你的专业是什么?”
      “新闻,我以前是学新闻专业的,平时也喜欢拍摄。”
      “怪不得了,难怪这条广告的效果这么好。”
      “这不是广告是事实呀,黄山的毛豆腐的确很美味,而且又在毛豆腐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和改动,使它的口感更加有层次,也更适合大众,所以才会有好的收益。其实如果能够对你的小吃店做一个全面的专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霉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霉豆腐上面的黑点只是孢子,对人的身体是有益处的,相信观众们了解了之后对你的霉豆腐会有深的了解。”
      我听了之后很振奋:“那你什么时候对我进行一次专访?”
      “我又不是记者。”于非笑着说:“只是实习的时候做过,后来就没有接触到这一行了。”
      “为什么?”
      “可能那个时候没有找到更适合我的平台,就误打误撞进了我们公司一直做到现在。”
      “我看你拍摄的设备还是蛮专业的,当作拿我来练练手,怎么样?”
      于非看上去有些心动,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那好,我准备一下,我对你进行一个全面的采访。”
      隔了没多久,于非真的和他的一个记者朋友,带来了很专业的摄影设备,对我和我的小吃店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采访完,于非的朋友跟我说:“我们想拍摄一下你的霉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整个过程可以吗?”
      我说:“当然可以。”
      “那好,我们选一天,到你做霉豆腐的地方拍摄。”
      “霉豆腐不是一天做好的,从做豆腐到成品,要一周的时间。我是可以的,就怕你们没有这个时间。”
      于非笑着拍拍他朋友的肩膀:“他最近正在做美食专栏,对你的霉豆腐很感兴趣,所以他有时间的。”
      因为我小吃店现在在大悦城,所以我把我做霉豆腐的地点也换成了离这里不远的地方,这里相对那个城中村环境要好多了。
      于非和他的记者朋友的团队一连跟着我拍摄了整整一个星期,我做霉豆腐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都拍摄的很清楚。
      记者朋友还打趣地跟我说:“池羽,这下我们都知道了你做霉豆腐的秘密了,明儿我们就在你的小吃店的对面开一家跟你打擂台。”
      “好啊,欢迎。”我笑着说:“小吃本来就是花开满地,我没打算垄断的。”
      “啊,好心态啊!”他赞许地点头。

第29章 原来于非之前是学新闻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