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房子找好了,黄珍就开始考虑准备装修店铺。
      原来的店铺并没有做什么复杂的装修,那么为了尽量节约雇人的费用,而且也是减少对雇员专业技能的依赖,黄珍决定自己的小作坊,尽量进行机械化生产。
      找人重新设置了上下水,安装了专门的步入式的蒸柜,将楼上原来住宅的格局改成了加工厂的格局,装上了一部货梯,方便货物的上上下下。
      一楼用玻璃门分隔成两部分,外面做一个不锈钢柜台用于销售产品,后面用来做操作间,布置有蒸柜和一张大不锈钢桌子。不锈钢大桌子是切分面团、撵包子皮和包包子等操作用的。
      一直装修了2个月,才大致弄清楚。
      然后又办了健康证明、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税务登记等。这些东西自己去办也可以,就是要跑的地方太多,太麻烦,黄珍就不省那点佣金了,找了可靠的公司,一起代办了,果然办得很快。
      关于小工坊里的帮工,黄珍找了两个一起跳舞的街坊,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因为年纪有点大,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她们找工作普遍困难。又不想去做保姆,所以只能去找一些做手工的小零工做做。收入不稳定,时有时无的。
      黄珍是知道她们的,人比较干净勤快,乐观开朗,有时候还给其他人带了吃的东西到跳舞的地方分享,手是巧的,而且家庭情况不是那种富贵人家。
      果然一问了之后,两个阿姨就很乐意。她们家就在小工坊的附近,上下班也方便。
      就这样,早上5点钟到达店铺,和黄珍一起开动和面机,和好面就开始做馒头、包子、烧麦。因为蒸柜是步入式的,一次可以蒸很多,快手的话,5点30就能拉出去卖了,忙到早上10点这样,工作做完,一天的营业就基本结束。这样做半天,黄珍先给她们开工资1200,视今后生意稳定之后,工作量的多少,再把工资加上去。
      这个收入好像不高,但是对于这些有的年纪的阿姨来说,工作时间只有半天,风吹不到、雨淋不到,每个月收入都稳定,给家里补贴补贴,这样她们是很乐意的。
      另外,在开店之前她有和一些朋友聊过天,有些人是有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家里如果能够多找到一个财源,对她们的帮助是很大的,黄珍希望能帮她们一下。
      黄珍可以以较便宜的批发价格,把生产的食品批发给她们,由她们自己找销售的地点来卖。
      比如商业街路口,小区门口,学校附近,这些地方,只需要一辆三轮车把早餐拉过去,就能卖货的。付出的代价就是早上起床早一点。
      几个阿姨把自己的三轮小售货车装饰成相同的风格,各自选择一个地方,开始慢慢做了起来,只用早上工作几小时,下午休息,可以带孩子,不耽误接送孩子,不耽误家里家务,这样每天也有点收入,地方选得好,收入不比打工差了。选的地方不好,大不了就是再换个地方,也很简单,一直试到合适为止。
      有个别家庭特别困难的,连三轮自行车都买不起的,实际有困难的,黄珍借钱给她。反正只要用心做的,个把星期就能把车的钱赚出来了。
      阿姨们真的是行动力强,有的人只是缺少一个可靠的人,跟她们指一条路。看见了一条明路,她们的生活就有起色了。
      所以黄珍带她们走了一条路,阿姨们都感谢得不得了。

第54章 开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