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至少,小鲤家还要在出租屋住半年。
在十一国庆节的前一天,黄珍磨了一些粳米的湿浆,泡着。洗好粽叶,泡了几斤糯米和几斤开边绿豆。
又去菜市买了几斤五花肉,放盐、糖、酱油、蚝油腌好冻冰箱。
泡发了几两香菇提前放冰箱里。
在传统杂货铺买了一些香和蜡烛等东西。
准备工作就做好后。等十一前一天晚上女儿一放假,就能一起蒸发糕,做米粽。
发糕和米粽寓意发财、高中。是办喜事、过节气或节日,本地常用的食物。有的人喜欢吃,日常也会去买来当早餐或正餐。
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粽子是那种四边形的米粽,拳头那么大,里面有咸的馅也有甜的馅,但是小鲤家包的不是这种小粽子。
小鲤家的粽子一个有一斤左右。
粽子里除了包糯米,糯米中间包裹着绿豆,绿豆又包裹着腌制好的五花肉和香菇。
所以包成之后呈现的是一只底面为长方形,基本成锥形的咸粽。
小鲤的手艺还没到家,所以包粽子的主力是黄珍。
只见她把三四片粽叶背面朝上排列在桌子上,先放一层薄薄的糯米,然后放少量绿豆,再放一片巴掌大的五花肉和少量切碎的香菇,再在肉上放绿豆,最后仔细在所有的东西上覆盖一层糯米。
这时候这堆东西已经堆得挺高的了,要是包的时候叶子没有包裹好,或者手忙脚乱的弄乱了刚才的内容层次,等到米粽煮熟之后的横剖面就会乱糟糟的,不会是一个漂亮的同心圆样子。
所以,黄珍先小心把一头的粽叶交叉合上,然后把长出来没有包裹有内容物的叶子在桌子边上折下去,压到粽子底下,再拿起来整理一下,把另一半粽叶交叉合上,一样在桌子边上折下去,最后用长水草把粽子一圈圈裹上。(这里说的水草,就是用来编织夏天凉席的那种水草,非常柔韧,以前还没有塑料制品的时候,本地经常用来捆扎蔬菜食品。)
黄珍的手艺很好,能用两根水草把粽子结实而美观的捆好,从上面看下去好像粽子被六个水草圈固定住。
包够七八个,就放进高压锅去煮。高压锅煮得比较快,直接高压煮两个小时就好了。
黄珍包粽子的时候,金小鲤就在厨房蒸发糕。她们家蒸的是大米发糕。为了蒸发糕,黄珍还提前买了五六个二十几厘米直径的不锈钢圆托盘。
大米米浆已经提前和酵母黄糖搅拌好了,也发酵了两个小时,小鲤看着火候,把米浆舀进不锈钢托盘。
平均每半个小时能蒸好一盘,拿出来之后又换一盘米浆。
这样两个人忙了大半个晚上,做出来十来个米粽和十盘发糕,应该足够招待四邻了。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家里的炊具都不大,所以还是花了不少时间。
完成之后,两人感觉去休息了。明天还要起早。
第22章 小生意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