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我和司机一起把大货车上的酸奶分别装进四辆小货车,这一下,一再压缩的送奶队伍从五个人扩展成了十三个人。”
“当时我的压力很大,奶必须送到医务人员手中,同事的平安健康也同样重要。”
刘文一路讲述着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战的经历。
“到达市一院后,我们没有走门诊和急诊的通道,而是绕到后勤通道,在医院食堂旁边等候。”
“当时,虽然没有达到疫情的抗击顶峰,但市一医院是距离海鲜市场最近的医院啊!”
“和我们对接的医院工会主席,自己戴着的只是医用一次性口罩,还没有我们戴的n95口罩防护性好。”
“当时已经是傍晚六点多了,医院食堂里只有前来慰问和搬运物品的工作人员,没有一名医护人员前来用餐。”
“医院方面说,他们已将全体三千多名医护人员建立了多个梯队,轮流上‘战场,这一批送来的酸奶一共600件,也将优先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真的,这就跟打仗似的,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刘文的心情非常复杂。
“之前还一度认为只是去送慰问品,在现场每一个人的神情、言语,都紧绷着,不敢多说、乱说,只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手头的工作上。”
此刻,在像刘文这样许许多多的送奶工看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给抗击疫情尽一份力了。
抗击疫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方式。
韩敏对身边这位年轻人充满了敬意,自己不也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志愿者吗?抗战疫情,普通就是伟大,平凡就是英雄!
面前一片白色的建筑映入眼帘,火神山医院到了!
铺开大汉地图,位于市西南的知音湖犹如一匹奔驰的骏马,刚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就在这匹骏马的鼻尖之处。
这里,曾经是大汉职工疗养院,遍布着藕塘、土丘。
“10天建座医院,这怎么可能完成?”
刚到这座充满神奇的战地医院后,同学们就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奇,纷纷主动向负责建设施工的刘总询问着。
刘总也十分愿意介绍这里的情况,他对这群充满青春热血的年轻人,同样非常敬佩。
“按照常规流程,3万多平方米建筑量的项目,至少要两年,紧急状态搭建临时性建筑都需要1个月,更何况是新建一座传染病医院!”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背后,是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
从确定新建火神山医院的1月23日当天到2月1日,9天中,大汉市确诊病例从495人陡增至4109人。
不断增加的定点医院床位数量,远远跟不上疫情蔓延的速度。
“根据2003年抗击‘非典时的经验,新建集中收治疫情患者的医院,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现有医院的压力,减少交叉感染。”
刘总详细介绍了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意义,以及当前严峻的抗疫现状。
“同学们,火神山医院只是建成的第一座,只有1000张床位的设计,为了与疫情展开长期而艰巨地斗争,国家正在设计第二座雷神山医院!”
“好!祖国万岁!”
“祖国万岁……”
第15章 我是去火神山送牛奶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