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的便把两筐鸡蛋送到了菜市场,然后到了学校门口的蛋糕店,买了三块蛋糕。
“姨,我哥回来啦!我哥回来啦!”我放好自行车的时候,小凤已经拎着蛋糕,欢呼着往屋里跑去了。
到这一天,我赚的钱,已经超过了母亲一个月的工资,甚至比江老爹的工资还要多了。
我把一卷将近两百块的票子递给我妈的时候,她颤着嘴唇,又像是在哭,又像是在笑,“好日子来了,好日子要来了……”
小凤在旁边,张着小嘴看着那卷钱,无比崇拜的对我说:“这么多钱呐,哥,不如你别上大学了,我也不上了,我们一起去做生意,赚大钱……”
“别胡说,”我妈忙嗔道,“别光看着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上大学才是有前途的,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本事的人,学了指示,人才会变得聪明,做什么都能成功,不光有钱,也让人尊重……”
我妈说的不错,人不能只看眼前,还是要不断上进、不断让自己变得聪明强大的。这世界,比我聪明的人太多,像我一样愿意出力的人也很多,比我聪明又比我更能吃苦耐劳的人,也不少,比如像现在在我眼前的这位。
这是半个多月后,他斜跨在一辆二八大杠上,在青山乡的地头小路上堵住了我。他约莫比我大个六七岁的样子,跟江海哥的年纪差不多,白背心,黄军裤,还带着军帽,薄薄的嘴唇,眼睛不大不小,很灵动。
凡是眼珠子灵活的人,都是心眼活络的聪明家伙。
“你就是那个鸡蛋王?”他问,一双眼睛滴溜乱转,打量着我。
我警惕的看着他,没做声。
他下了车子,小心的把车子扎了起来,我看了一眼他车后座上跟我一样的两个箩筐,里面也是稻草,还有鸡蛋,原来这是遇上竞争对手了。
他拍拍手,拎起一个布袋子走了过来。
“我叫刘希望,”他主动伸出了手道。我伸手跟他握了一下,手心里都是汗,一边依然保持着警惕。这里四下无人,是空荡荡的田野,我的箩筐里,还有今天收的一百多个鸡蛋呢。
“哈,紧张什么,咱们虽然都收鸡蛋,但绝对不是竞争对手。”他笑道,“将相和,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个道理咱应该都懂。”
谈吐不凡,加上他的天然俱来的那种亲近气场,让我放下了心来。
他从布袋子里掏出了一块大饼,丢给了我,爽朗的道:“走,歇会儿去。”
我到现在还经常思念家乡春天的田野,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放眼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地头干涸的灌溉沟里,都是茵茵的绿草,好像铺着一张绿毯,间或长着星星点点白的、紫的喇叭花,远处几只山羊,像白云一样在那移动,或许还有一头老牛,在那悠闲地吃草,偶尔抬头,“哞”的一声幽远的叫唤,仿佛是在呼喊不知在哪儿撒野的牧童……
我跟刘希望,就躺在这沟边绿草坡上,吃着大饼,迎着春风,望着眼前这一望无垠的希望田野。
刘希望兄弟四个,是临近新津县的人,家境也贫寒,不过兄弟四人都很争气,都在非常不错的工厂和机关单位里上班,在新津是出了名的有出息。
刘氏兄弟聪明会钻研、又有胆魄本事,远非都有一份好工作、都是让人称羡的公家人这么简单……
第22章 我叫刘希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