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章 侄女投石问路 姑妈将计就计[2/2页]

世事沧桑 天地国亲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喊着嫁呀,恁说在不在理?”
      “女大不中留,我心里清楚,这事用不着找别的媒人,到时候让你托步;那头是自己的亲爹娘,这头是亲姑妈,一肩担两头,比谁都适合!自家肥水不外流,皮鞋何必给人家穿?”吴凤英不敢告之,立民对近亲结婚有看法,更不能暴露他在逃婚,只好掩人耳目,采用拖延战术,“论年龄和乡下的规矩,立民、新娥是可以结婚了,但按道理应该先收大麦,再收小麦。上个月立国写信回来,他也谈了个对象,那妹子已经身怀有孕,很可能年前年后要回家请客。你看我只有三间房子,一年娶两个媳妇哪来的能力?听你爸口气,想让立民过去,不管是做儿子,还是招上门女婿,我们都没有意见。你同你妈商量好,定个方案,我这边也便于安排。”
      这个皮球踢过去,让吴月娥大吃一惊,若男到女家,亲上加亲,自己势单力薄必定是输家。看来只有顺着他们的思路,拖上一年半载,年后幼儿园赶快开业,自己占住码头,往后无论怎样,三分之一的家产决不会少。吴月娥成竹在胸,顺水推舟,“既然姑妈开了口,我把您的意见转告给父母,由他们裁定。不过立民还得要经常去那边走一走,同新娥培养感情,别惹毛了我妈。她的脾气丑,到时候六亲不认,大家都下不了台,何必呢?”
      “也是,男孩子应该主动,立民回来后,我让他马上过去!”吴凤英若无其事,强装笑脸应承下来。
      吴剑凡的楼房座落在十字路边,两层三间,边上一门面,位置宽敞,虎踞龙盘;南北走向为江洲子乡交通主动脉,往北直达渡口;东西走向是高坡村公路要道,各自延伸数里。吴剑平接连担任十多年支书,也因为地理优势,人流量大,高坡村所有报刊、信件、电报,邮递员都放置在他家里,然后各自领取。
      上午,吴新娥忙着打扫卫生,邮递员进来笑盈盈打过招呼,将两份报纸和几封信放在桌面上,拿出一封挂号邮件,问她认不认识这人。吴新娥发现鲁立民为签收人,解释之后,接过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封挂号邮件较大,吴新娥待邮递员离开后,不假思索,随即拆开。在那个闭塞的地方,在那个以信件、电报为主要通讯的年代,无论你标名“亲启”“非本人莫拆”的字样都起不了作用。有些年轻人为掌握别人情书的内容,更是先睹为快,然后重新封口。
      一本精美的杂志出现在眼前,吴新娥用心翻阅,尽管她未读完三年级,凭多年开店记帐、读连环画的水平,对一些简单常用字基本上识得出。蓦然,她从目录中辩出鲁立民三个字,反复流览数遍,看不出子丑寅卯,但觉得尤为重要,立即送至楼上,让父亲把关。
      吴剑凡甚是惊讶,随着文章内容的进展,他的表情时而愁眉苦脸,时而痛心疾首,看完一遍,随手将杂志丢于桌上,反剪双手喃喃自语,“这小子看问题为何那么片面,近亲结婚固然不可取,也不至于大书特书,登上杂志呀;目光短浅,思想狭隘,以偏概全,只是看到眼皮底下的章大傻一家子;难道不知道历史上周文王,鼓励提倡近亲结婚;难道不知道英国皇室,西班牙王室一路绿灯?打开世界婚配示意图,近亲结婚的版图多大,日本、丹麦、整个欧洲、整个发达地区,直接的、间接的,为数还少吗?”

第14章 侄女投石问路 姑妈将计就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