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立民不是想读书,想考大学吗,考上大学了又怎么样?归根结底要寻一份好工作,要能吃上商品粮,然后多赚点钱。现在,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人口少的乡才一个指标,人口多的乡镇只能去两人。因为天逸夭折的缘故,乡党委施书记特别关照我,已经敲定,如果立民有这个意愿,可以去参加培训。不过,此事你们暂不要外传,以免节外生枝,影响不好!”
吴剑凡对鲁家的三个外甥,可以说恩重于山,再生父母;孩子们幼小时,吃了上餐没下餐,是他无数次帮衬救济;缺钱上学、无钱买耕牛,是他出面贷款,迎刃而解;外来进村者都居住在低矮的地段,遇到骤雨满屋进水,是他从中斡旋买下黎老师的房子,搬上了高墩,一劳永逸。大恩不言谢,鲁大山心里最清楚,首先表态,“立民,舅舅所言极是,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眼光过高付出会更多,不切实际。现在沾舅舅的光,有这么一个好的机会,何必走弯路呢?”
吴凤英郑重其事看着二儿子,不偏不倚地说:“我们做大人的只是发表看法,最后还得你自己拿主意,要把问题想清楚。舅舅一片好心,到处托人找关系,自始至终帮助我们,但是后面的发展完全靠你本人,到时候别怨天尤人。如果你想继续读书,觉得自己有把握考上大学,我和你爸爸砸锅卖铁,累死累活,还负担四年。如果你觉得考大学的把握不大,那就迟不如早,赶紧抓住这个机会。”
吴剑凡宜将剩勇追穷寇,摇唇鼓舌,有情有义,“立民啊,别太自私了,自己什么样的家底心里不清楚?三兄弟人高马大,等着娶媳妇,做房子要多少钱,结婚要多少钱,读完四年大学要多少钱?你爸爸妈妈已经是午后的太阳,每况愈下,你一定要读得他们腰躬背驼,读得倾家荡产,读得你哥哥弟弟都娶不上媳妇为止?”
支书、舅舅、岳父,任何一个角色,对于鲁立民都是一言九鼎。他年少不知愁,更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姑且听之,逆来顺受。精明的吴剑凡明白小女婿有点叛逆,如果以岳老子的身份施压,小伙子必将产生抵触情绪,那样适得其反。以自己的文化知识,他当然知晓近亲结婚的害处,十六分之一的隐性遗传病,百分之四的先天畸形,多小的概率,过去那么多人,穿新鞋走老路,不同样过来了!
女儿的名声实在输不起,年满二十一岁,初小文化,中等长相,城镇上条件好的绝对看不入眼,乡下盖过鲁立民的年轻人难也挑出。外甥的身材,外甥的品德,外甥的文化,外甥的家族,都是招赘入婿的最佳选择。儿子突然离世,吴剑凡不得不作出决定,必须将鲁立民束缚在身边,控制在江洲子垸里,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未雨绸缪。
今天,两亲家首次就儿女的事坐在一起,双方达成共识,确定了长远规划,具体细节有条不紊地落实。
第6章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