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一张,声音带着嘲讽:“你一个人吃饭用得着那么大的桌子吗?随便吃吃就行。”
二嫂也不管莫世明同意不同意,立即走到门外对着家里喊:“华峰,过来莫伯家搬桌子。”
回过头,二嫂见莫世明的脸色有点不好,急忙道歉:“莫伯,你就帮忙帮忙吧。华峰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不像你家的华志在城市里过得如意,他到现在都没有女朋友。过几天,我们找媒人带姑娘到我们家坐坐呢。”
莫世明见二嫂这样说,低头不说什么了。
圆桌和椅子被搬走了,本来空旷的客厅就显得更加空旷,透着说不出的哀愁。
莫世明坐在红木沙发上,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这些年来,绿塘村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很多青年都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就回两趟:清明节和春节。
绿塘村有两个习俗是多年留传下来的,一是年初一的狮子迎春拜门,把一年的好运气带到家里,深得村民们的喜欢。
十五元宵节是绿塘村的年例,带着浓郁的文化民俗色彩。
那一天,各家各户在家里办最好的酒席来宴请亲朋好友。
以前是非常热闹,可现在村里的壮年都出去打工,有些过完年初三就走了。
家里没有主要劳动力,这年例也搞不成气候。
莫世明微微叹气,年例的事情先不想了,晚上与狮子班的人讨论迎春拜门的事情再说。
“笛笛笛。”外面响起了小车喇叭声。
难道华志回来了?莫世明精神一振,急忙走出去。
一辆银白色没有挂车牌的吉利小车停在门口,从驾驶座走出一个个子矮瘦、眼睛有点小的青年。
莫世明眼眸透出失望,来人是莫华志的初中同学,叫戴家旺,家就在隔壁村。
听说戴家旺现在过得不错,承包镇里的一些小工程,当起包工头来了。
“莫伯,华志在家了吧?”戴家旺一边说着,一边踮着脚往里面望。
可他才一米五八的身材,哪里越得过一米七五的莫世明呢。
前几天,戴家旺就在同学微信群里听说莫华志今天回家,这不,他立即开着刚买回来的小车到莫华志家炫耀了。
哼,你在城市有什么了不起?我戴家旺在农村一样混得风生水起。
“华志今年有事不回来。”说到这里,莫世明感觉自己的心有股说不出的痛。
孩子长大了,要出去外面闯,当家长的也是赞同,不想让孩子一辈子待在农村这不出息的地方。
因此,清明节和春节,就是他们这种家长期待的时候。
期待孩子回来过年,不管有钱没钱,他们都想见见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
毕竟他们也老了,也不知道还可以见孩子多少次。
小时,操心孩子长大。
大时,操心孩子的工作和婚事。
孩子结婚了,又操心他们的孩子……
“不……不……不会吧?他不回家过年?”戴家旺如被烧到屁.股般狂跳了起来。
戴家旺有个小毛病,就是一紧张说话就会有点口吃。
如果莫华志不回来,他刚买的小车去哪里炫耀呢?
他还准备一会与莫华志在小车旁边合影,然后发到同学群里呢。
莫华志是班长,以前在班里非常威风。
不过,听说莫华志现在也威风,还自考了大专,在市里一间大工厂工作,工资蛮不错。
戴家旺见莫世明眼里有点落泊,急忙问道:“莫伯,是不是华志被别人开除了?我听说现在打工也不稳当了,不少公司工厂都要裁员呢。”
哈哈哈,如果情况属实,一会他就在同学群里公布这个消息,让莫华志威风不了。
可莫世明听了摇摇头:“不是,华志升主管了,听说以后管着几百人,这两天工厂要加班赶货,所以他要看着那些工人。”
“他当主……管了?!”戴家旺困难地蹦出这一句话。
自己还想着在莫华志面前炫耀,可好像莫华志现在也不差了。
“爸爸,我们想回家。”从车里下来两个小孩,一个四岁的女孩,一个三岁的男孩。
“快过来,叫恭……恭……”戴家旺是打着拿过年红包的主意。
莫世明家没有小孩,他现在带自己两个小孩过来,是可以拿两个红包。
一般这里的习俗是孩子对长辈喊“恭喜发财”,长辈都知道后面是“利是到来”了。
莫世明一听不由冒火了:“戴家旺,你让孩子叫我公公?”
“不,不是,是恭……恭……是恭喜发财。”戴家旺吓得脸色微变。
第1章 除夕期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