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野马行动(九)[2/2页]

人生的战争 雨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我刚来,还没有搞清楚。不过,这两天我准备找她谈话,我想很快就清楚了。”
      “我想现在就弄清楚。”
      “没关系,可以请我们政治处的同志介绍一下,他们清楚。”
      女军官叫季红,30岁,父亲是部队干部,级别不祥,据传说是大军区级,也有说已经离休,她自己从不提家里事。一起分来的女兵都通过关系走了,但是她一直没有走,也没有提出转业的要求。曾经有过对象,是她的中学同学,地方大学毕业后现在已经是某集团公司的经理,这个经理让季红转业或者利用父亲的关系调出来,但季红知道父亲那样的老军人的脾气是绝对不会办这种托关系走后门的事的,所以她没有跟父亲说,也没有跟组织上讲。经理提出分手,对季红的打击太大了,一个曾经深爱过,追求过自己的人就这样绝情而去,她想过死。独自一人到山顶一整天时间,滴水未进,情绪低到了极点。天黑了,她想不能这样死去。为不爱你的人去死,算什么呢?她起身下山的时候,一不小心栽下了山坡,昏死过去。被战友们找回来时,左小腿骨折,身上多处受伤。经过三个多月的调养,她回到了现实中,发奋钻研自动化控制技术,改变了过去人工操作模式。与此同时,她把自己的感情封闭起来,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要么不见,要么应付。至今就这样单身一人,也是这里唯一的一名女军人。
      听了政治处同志的介绍,朱浩洋情绪仿佛被他们点了一炮,周身的能量向外辐射。我的个天呐!多好的素材呀!一个女军人在山沟里十几年本身就是故事;一个女军人为了解除孤寂,保卫安全,养了好几条壮实的狼狗,为这个故事添了不少色彩;一个女军人可以通过关系调到大都市,可是她没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奉献精神?一个女军人失恋不失志,用科学技术改变了单位的面貌,使一个管理落后的单位变成了先进单位,这又是什么样的风采?这是一个多好的典型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朱浩洋立即掏出手机,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垂头丧气的牛丽华,想那家伙听到这个消息肯定是恨不得两腿夹着炮弹飞过来。一边陪同的人说,这里没信号,要打手机得爬半个小时到山顶上去。朱浩洋说那我明天到山顶开个“机吧”,在上面收费。众人笑。朱浩洋说溜嘴了,笑着解释:“不是网吧,也不是话吧,是手机吧。”众人又笑。
      牛丽华和张金龙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牛丽华夸张地捅了朱浩洋一拳:“你小子行啊!我们为你骄傲,为你自豪,这个稿子出来,不要说军报头条,就是其它几家中央级大报也抢着发呢!争取发个新华社通稿。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得用啊!我的任务超额完成了。”
      张金龙兴奋起来脸上的痘痘就熟得要咆哮,连脖子都红了,像是发射了上千发炮弹的炮筒。“女兵与狗的视角冲击力太大了,对每位读者都有足够的杀伤力。是对情感的杀伤。好几个女军人离开了偏僻的山沟,只有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军人还坚守着阵地,还有她的三条狗。视角给思维传递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同情,再由同情跃升为敬佩。太好了!太好了!”张金龙陶醉了,他为自己构思出来的作品而醉。
      朱浩洋的独立发现,自觉地位提升了一步,情不自禁地指派起来:“我们三个分头采访。老牛采访季红的同事,要把她平时的闪光点都挖出来,搞成一个个的小故事。要注意细节,尽量挖细点深点。老张,你考虑拍照片,也是组照,要有感染力和震撼力,也就是你讲的视角冲击力。我直接搞她本人。”
      大家笑。老张无意中捡到一块砍向朱浩洋的石头,便不失时机地甩出去:“朱浩洋同志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见姑娘就上。”说完心里痛快,跟喝一小瓶“二锅头”就两三个刚出锅的“毛蛋”一样。张金龙喜欢吃还没有捂出鸡的“毛蛋”,尤其是那半鸡半蛋的那种。现在他的这个爱好跟传染病一样,不少人都染上了。张金龙得意地看着朱浩洋,暗想:你搞文字,我搞摄影,咱俩谁也不比谁差。
      朱浩洋见自己又说溜了嘴,忙说:“搞是采访的意思。你们别误会。中国文字含义太丰富,一个搞字可以是搞工作,也可以是搞关系,也可以是搞别的,不管是什么事,前面加个搞字都成立,都叫搞掂。”

第50章 野马行动(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