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章 野马行动(四)[2/2页]

人生的战争 雨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雨等不良天气羊也有了去处。我们每年过年都要打几只羊,一来是解解馋,二来保持上面的生态平衡。”看大家有点疑惑,他又解释说:“羊太多了,资源跟不上。”
      三个中校对悬崖绝壁上有着传奇色彩的野羊十分感兴趣,一拍即合决定去捕杀一头野羊。上尉与炊事班的一个兵一起兴奋,边走边大谈野羊故事,说这野羊肉跟家羊肉的区别,说到末了,一致认为应该感谢前面已经转业的那位干部,他增添了弹药销毁中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为弹药销毁中心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半个多小时他们已经到了山脚下。山顶以下的三十多米几乎是刀削斧凿般,除了苍鹰没有什么动物可以上到顶部。从下往上看,需要仰着脖子,尤其上了半山腰后。上尉说,至今他们也没有人上去过。三中校疑问,既然没上去过,怎么会知道山上有这么多羊的?怎么会知道山上有洞的?上尉更正,我们自己部队的人从没上去过。从后山有一个地方可以上去,但是要上后山,又要跑很远很多远的山路,如果不是有特殊事情,谁也不会去费这个劲,冒这个大风险。前几年,有一个采药人从后山上去了,下来后我们才知道上面情况的。
      中校们还有疑问:既然上不去,那怎么才能打着野羊呢?上尉知道他们会这么问,傻子也会这样问,不要说是三个中校了。上尉说,我们这里打羊的技巧也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他指着崖边的一块突出来的石头说:“那块像跳水运动员脚下的跳板一样的石头,就是我们狙击野羊的最佳位置。我们必须把野羊引诱到那块跳板石上,它会站在上面向下看,枪手要一枪命中目标,羊会从那块石头上掉下来。如果一枪打不中,半个月你也没法把羊引出来。”
      怎么引羊出来?上尉说,炊事班小张会学羊叫,而且是母羊叫。小战士操着山东腔说:“俺们前任班长教的。”上尉说,这是传统,他们班学羊叫的口技已经传了三代了,这一代是小张,准备再由小张培养一个新兵,这一招不能失传,是我们销毁中心一道特色文化。
      中校们赞叹,这才是生活。坐在机关,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哪能有这么精彩的生活啊?张金龙说,我就爱往下面跑。牛丽华揭发,你是爱到下面沾小便宜。朱浩洋说,我在机关和基层中间。三人一阵唏嘘短叹后,张金龙从上尉手里接过枪往那块跳板石上瞄了瞄,心里痒痒的想过瘾。牛丽华说:“老张,你行吗?端照相机时手还行,拿上枪,我看直抖。”张金龙说:“抖吗?”又举枪试了一下,还真在抖。说:“不行。还是你们谁上吧!这要是打不下来,我臭名在全军区都出名了。”牛丽华不接,说:“我已经有十多年不摸枪了。”其实他的军事成绩一塌糊涂,对此朱浩洋心里有数。
      三个中校把分输给上尉?天大的笑话。不能让人觉得政工干部只会动笔杆子、耍嘴皮子。朱浩洋把枪接过来说:“我来当射手。”从隐蔽地点到目标也就五到六十米的距离,应该不会有问题。朱浩洋把标尺定到100米的位置,依托一个小树杈,举枪向那块跳板石瞄了瞄,自信地说:“只要那只羊一出现,我会让它应声而下。”
      炊事班小张躲在那块跳板石的下方稍偏一些的位置,从那里发出声音能引起上面羊勾头朝下看,也能确保野羊掉下来不被砸着。看来这个地点也非常经典,不止用过一次。就连架枪的这棵小树也不止一次地被利用过,说不定,每一次都在这里重复着射杀野羊的历史。不同的是,树在长高,杀野羊的人也一茬茬地换着。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

第45章 野马行动(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