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儿子长大,也顺理成章的娶了一个孤女成了家。儿子,儿媳都孝顺,以为自己总算可以享享福,但是老天爷却还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老人。
      本来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眼看儿媳妇也要生产了。有一天木匠铺里接到一笔生意,说是给那镇上新搬来的员外按照他们的要求打造一套家具。
      眼看儿媳快要生产,又到了寒冬了,本来是没有打算接的,奈何那员外给的价钱高,父子俩想着接下来可以赚不少,到时候儿媳妇儿生了还可以买些好的补补,北方的冬天冷的很,如果接了那笔生意,冬天也会更加好过些。
      最终父子俩接下来,和两个帮工一起加急赶工,好不容易把家具按照要求打造完了,那员外的儿子来验收却非得说不对。给他看了他们拿来的图纸,那员外的儿子还是非得说不对。
      最后还动手起来,自己儿子也被重伤,虽然找了大夫,也只是堪堪把命保住。后来他那儿子还时不时带人来闹一闹。那员外有钱有势,镇上的那些人基本上都被他们收买,没人管。
      最后没有办法,他们只能把木匠铺关了,然后想办法低价给卖了,赶着现在这辆牛车他们迎着寒风连夜搬家。本来儿子都已经身体不好,儿媳离生产不到一个月了,在惊慌下慌忙搬家。
      儿子身体越发不好,儿媳也在连续赶了二十多天的路,已经出了他们的省城后,找了一家客栈休整,然后生下了刘子真。
      此后一年,他们都在赶路,或者在一个地方停留,做着工赚点钱,儿子身体不好,就留在牛车上带着孙子,自己出去打临工,儿媳妇有时候帮忙收一些衣服洗,或者帮忙缝补,也可以赚点钱。
      加上那些年木匠铺子赚了些钱,苦是苦了点,但那一两年也过来了。但儿子的身体总归没有得到好的休养,在三年前,过了端午节的第二天,儿子没有再醒过来。
      儿媳妇和儿子感情深厚,受不了儿子离世,精神受到了刺激,虽然尽力在给她看大夫,几乎花光了带出来的银钱,但儿媳妇还是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的。一天趁他没有注意时,儿媳自杀追随儿子而去。
      留下爷孙俩一老一小,因为带着孙子,平时自己也不敢一个人出去找活儿。晚上带着孙子就找个地方在牛车上睡,白天就靠老黄牛拉货赚点钱可以吃点东西。有时候也会遇到大方的东家,这几年也就这么过来了。
      爷孙俩一直没有停留,靠着老黄牛拉货,这三年走走停停,十天前到了这合县。应该是前段时间突然下雨,受了些凉,自己有些发热,就一直在城东的一个烂房子里面呆着。
      那几天吃饭都是刘子真出门去讨要来的。这好心人还是多啊,说是有一家酒楼后厨的婆子看他可怜,会拿一些吃食点心给他,还让他没有吃的时候就去那后厨,可以拿些给他填填肚子。子真这娃子每天出去讨要,如果没有讨要到东西就去那酒楼后厨,给了些东西,他就带回来给我吃。
      我也知道讨要不好,但是我怕自己熬不过来,子真胆子小,自己出去讨要能锻炼他的胆子,万一我不在了,他还可以想办法活下去。
      不过总算老天不收他这把老骨头熬了过来,昨天大好后,不让子真再出来了,今天就带着老黄牛出来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活儿可以干,赚了钱给他买些吃食。
      据刘老爹说,杨阿爹他们是他今天的第一个客户。本来看他们俩在市场上问租车的事情,他不好来问的,看兄弟俩没有租到车,才冒险问一问,只为了有机会能给孙子买一口吃的。
      不过他没有想到兄弟俩都是这么良善之人,不但善待他们,他也知道,他们善待了那老黄牛。
      当时杨阿爹两兄弟听完刘老爹的经历真的也是难过不已。刘老爹年少丧父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什么最苦他经历什么。桩桩件件,不是内心强大的人根本坚持不下来。
      当时兄弟俩心里就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好好帮他爷孙俩一把,让这个老人后半生能不那么苦。
      所以一路上,杨阿爹总是说些趣事,分散着老爹的注意力,无声的宽慰着他。
      一路上,拉拉家常,逗一逗刘子真,倒也不觉得无聊,酉时一刻总算到了杨家村。

第49章 到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