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给他们。
      你也知道,我家几个娃子都是跟着知秋识个几个字的,特别是小夏,脑子转的快。当下就偷偷跟他爹说,签一份契约,这个不好找,还要把价格提上去。
      老大就把情况跟那掌柜说了,那掌柜也是直爽人,当下同意签契约,看到我们过了几天了,今天带上的松茸也确实不多,就晓得也确实不好挖。当下就把价格定了下来。给了我们280文一斤。让我们全力挖有多少送多少过去,他们一力吃下。
      那掌柜看我们给了新的食材,他们酒楼的生意也好起来了,省城那边为了感谢我们,就说以后我们家送去的松茸他们都按280文优先收货,如果以后其他人再送去,他们也会收,但是会把价格压的很低。
      现在我就想着,要不让咱村里都去挖,挖来我家按照260一斤收,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但是质量得过关。到时候我让我家两个儿媳交他们去挖。
      大哥,你也别嫌我们价钱给的低,因为那个掌柜也说了,如果要不了那么多的时候,他们就会减少。根本来不及及时通知我们。所以我们也有很大风险在里面。我们自己还要去送,都得花时间。
      如果大家觉得我们骗他们,那么也可以不卖给我们,他们自己送去酒楼,看看能不能给到我们这个价。卖给我们,我们都是当时结账,绝不赊欠。
      今天卖了些,松茸,又卖了些山货,那客似云来省城的东家也是个妙人,为了感谢我们,不但给了我们便利,还给了我们50两银钱作为感谢。所以我家小五也去了镇学。
      现在还剩余点银钱,大哥,我想问问村里还有没有良田土地这些,我想买点。咱家里地太少了,现在赋税少了些,手里又有点银钱,还是要买些地才安心。”
      老杨头也是能说的,不让人插话,一来就把来龙去脉,半真半假的把事情说清楚了。没有一点磕碜。而且还把价格压低了一些,另外,这里面完全没有盼夏的影子,把盼夏保护得很好。
      又把端午为什么去了镇学的事情说了,反正真假参半。以免让村里人知道小五也去镇学了,又有些嚼舌根的人乱说。
      盼夏不在堂屋,但是一直在偷偷外面听着,听着自家爷爷这么说,简直要竖大拇指了。不愧是活了几十年,见了不少大风大浪的人。
      村长听到这,也是惊讶得不行,就那个菜,居然这么贵。还把端午那个小子也送进去了,还跟客似云来攀上了关系,现在又要买地了。自己这个隔了几房的弟弟家,是真的起来了。
      村长这下怎么样也淡定不了了道:树礼,你说的是真的?这个松茸真的可以卖这么贵?你们260文一斤收?如果是真的,那我替杨家村村民感谢你,真的。
      咱老百姓太苦了,如果能有这额外的收入,那些汉子们也不用出去了。家里也能顾及到了,说着还摸了摸眼睛。另外,地的事情,我要去打听打听。”
      老杨头点了点头,又说到:“大哥,暂时就咱们村的人知道就好了。约束一下村民。待会儿喊去祠堂吧,都碰个头,说说,然后让他们一家来个人,我两个儿媳妇带他们去山上,教他们怎么挖。”
      村长听到这,也不耽搁,就直接回去,让自家儿子通知人到祠堂聚集。等差不多时候,老杨家这边也去了两个人,一个老杨头,一个盼夏爹。

第27章 去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