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7章 西北军阀的雏形[2/2页]

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 风味饮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日子里,如此长篇大论,仅仅只是为了告诉自己,大唐不会有几年好光景了。
      果然。
      高水寒脸上微微一笑:“带伯父重回西北之后,安西那边会率先上奏长安,请求迁移关中、东都百姓,前往安西等地,用以充实边地,稳固我大唐统治,更为将来开拓天竺之用。”
      听到这里,王忠嗣总算是明白这小子要做什么了。
      他呵呵的笑着:“你是要老夫回到西北之后,也一并上奏,请求圣人迁移百姓?”
      按照如今针对西北制定的国策,迁移百姓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再有天竺这片处女地,等待着大唐摘取的前提下。
      迁移百姓前往西北、安西,对于皇帝来说,这是他的臣子们在真的用心办事。
      只待打通吐蕃,就能直接将这些迁移过去的百姓,直接充实到天竺之地。
      高水寒点点头,却又摇摇头:“不光如此,侄儿以为,西北远离关中,却矿物众多,各色金属应有尽有,为军国征伐,沟通西域,侄儿以为,当在安西或西北设立通宝铸造处。”
      终于,高水寒将自己的野心,彻底的暴露出来。
      他想要取得国朝铸币权!
      众所周知,在现有的工业生产水平下,中原之地的铜矿并不富有。
      也因此催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即便朝廷拥有绝对的钱钞铸造权,但私钱铸造却是屡禁不止。
      劣钱逐良币是常有之事。
      不过若是以西北之地,掌握铸币全,却不能如此去做。
      在高水寒意图用大量开元通宝,流传西域,劫掠财富的前提下,他想要的钱钞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此以来,只有取得名正言顺的铸币权,才有可能不费一兵一卒,买下整个西域诸国。
      也能名正言顺的,自行在关内、中原等地,采购西北所需的一应物资。
      他直接道:“西北远离关中,粮草物资只能靠朝廷供应,此前无事。可往后若是攻伐吐蕃,开拓天竺,亦能如此?侄儿以为,若有铸造权,可仅凭那几两碎银,就能直接从西域等地获取西北一应军械所需,以壮我西北等地治军牧民。朝廷亦可节省大量耗费,无需专门调拨粮草支援。”
      这是他对王忠嗣的解释。
      用钱,直接从西北等地采购粮草物资。
      西北并非荒芜,仅仅是河西一带,就有无数广袤的良田,只是这些都是当地大族掌握。
      但只要西北等地有了铸币权,并可以直接从这些人手上采买。
      只是在高水寒的这份解释下,却有真正的深意未曾说明。
      那就是当一个拥有足够人口,完整的军事组织,以及经济自由权的时候。
      西北之地,还会成为能给朝廷轻易拿捏的地方军政势力吗?
      一个政治、经济、军事完全独立的军阀集团便会由此产生!
      王忠嗣久久未曾说话。
      尽管他一时之间对这些民政、经济之道,不甚通晓,心中却隐隐知晓,高水寒此番之言,绝非他表面所说这等简单明了。
      若说为了方便西北采购粮草,只需朝廷专门运送钱钞即可。
      至于迁移百姓,也可在攻伐吐蕃之后,再行抉择。
      而高水寒。
      显得有些急切了。

第157章 西北军阀的雏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