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上元已过,再留在长安城也就没了理由。西北三道亦要操练兵马,来日用兵吐蕃,陇右河西少不了伯父。”
      王韫丽正要说什么话。
      屋外已经是传来了高府仆役的声音。
      “郎君,王家那边来人传话,说是王节度今日就要返回陇右,问一声王家小娘子是否是在咱们家。”
      闻言,高水寒眉头不由皱起。
      他是猜到了王忠嗣快要返回陇右了,却没有想到,昨天刚过完上元,今天宫里的赏赐刚下,他就要回陇右了。
      王韫丽亦是心中焦急,阿耶即将离开长安,她在这边也待不下去了。
      众人急忙整理好一身,随即结伴出府。
      ……
      “某还记得,不久之前,与你这小子,也是从这条路回到长安的。”
      “原以为,某此生再也南回西北,再掌兵权。”
      “却不想又是因为你这小子,让老夫能有重回西北的一日。”
      “今日宫里来人宣旨封赏,老夫打听了一下,你如今却也是那武功县伯了。”
      “虽是恩宠荣耀,却不能就此懈怠,更不能惹是生非,跋扈作乱。”
      “轮值当差,居家读书,方可长久。”
      长安城西,外十里官道旁凉亭处。
      已经重新穿上将军甲胄的王忠嗣,领着不多的亲兵,看着阖家送行的亲眷,却对高水寒多加叮嘱。
      高水寒有些不适,看了看一旁不远处,眼露不舍的王韫丽。
      再看向王忠嗣,点头抱拳道:“还请伯父放心,侄儿在长安,必是无风无浪,事端不沾。”
      王忠嗣却是笑着摇摇头:“你人在长安,又哪里能不被事端缠身。只是如今圣上心思转变,短期内想必你也不会有事。往后其中权衡,你当三思再思。”
      这话题显得有些凝重。
      高水寒主动岔开话题:“伯父此次重返西北,可有打算?”
      “自是练兵,沟通安西,寻机夹击吐蕃!”
      如今这是国策,王忠嗣斩钉截铁道。
      高水寒却是又道:“攻吐蕃,非一日之功也。开拓天竺,更非三五载能全其功。小侄倒是有些谏言,不知伯父……”
      “你但说无妨!”王忠嗣直接挥手。
      在众目睽睽之下,单独领着高水寒,进到了一旁的送别凉亭中。
      徒留王家老小聚在一起干瞪眼。
      王韫秀更是不解道:“阿耶怎么和那寒哥儿这般多的话?”
      今日特意请假前来送行的元载,轻笑一声,压着声音道:“寒哥儿如今乃是三道兵马副使,监造船使,如今又蒙恩武功伯,已是朝堂显赫,身居高位,手握权柄。他在长安,自然是要为岳丈计,两地内外协调,怎会无事交代。”
      这却都是军国之事了,王韫秀摇摇头,看向一旁的妹妹王韫丽,挪挪嘴:“丽丫头,昨夜作甚了?”
      她这话说得极小声,以至于面前不远处的王氏都未曾听到。
      而王韫丽闻听此言,当即脸色一红,悄默声的转过身子,不愿纠缠此事。
      王韫丽嫁人多年,哪能不知这些儿女之事,眉眼含笑,却也未曾再多说什么,倒是对已经走进凉亭里的高水寒,多看了几眼。
      而在凉亭里。
      高水寒已经率先开口。
      “伯父以为,如今大唐还能几载太平?”

第156章 送别[2/2页]